
段落深度仿写:高尔基写童年(11)
我一到家,就跑去找“好事情”,把这件事讲给他听。他停下工作,站在我面前,从眼镜底下严厉地注视着我。停了一会儿,突然打断了我的话,非常带劲地说:“妙,就应当这样办!太好了!”
我又继续说下去,但他搂住我,说道:“行了,不必多说了!小弟弟,你已经把要说的都说了,懂不懂?全说了!”
我委屈地住了嘴,但是想了想,却忽然惊奇地使我永远不忘地明白过来,他叫我不要再说下去正是时候:我的确已经把话说尽了。“小弟弟,这种事件不必老挂在嘴边,这不是好的记忆材料!”他说。
(229字,作者:高尔基,选自《童年》(人民文学出版社版,刘辽逸/译),《童年》为六年级必读书。有删节。)
拆解成句
-
- 我一到家,就跑去找“好事情”,把这件事讲给他听。
- 他停下工作,站在我面前,从眼镜底下严厉地注视着我。
- 停了一会儿,突然打断了我的话,非常带劲地说:“妙,就应当这样办!太好了!”
-
- 我又继续说下去,但他搂住我,说道:“行了,不必多说了!小弟弟,你已经把要说的都说了,懂不懂?全说了!”
- 我委屈地住了嘴,但是想了想,却忽然惊奇地使我永远不忘地明白过来,他叫我不要再说下去正是时候:我的确已经把话说尽了。
- “小弟弟,这种事件不必老挂在嘴边,这不是好的记忆材料!”他说。
图解结构
仿写指导
- 好事情的反应
在我讲这一件事给“好事情”听时,他的反应有四步:第一,倾听;第二,赞同;第三,阻止再说下去;第四,解释原因。在仿写时,要尽量全面地浮现这个对话场景。
- 巧用对比突出转折
先写”我”兴致勃勃地讲述,再写”好事情”突然打断,形成鲜明对比。
- 以富含哲理的话语
“这种事件不必老挂在嘴边,这不是好的记忆材料!”他说。好事情的智慧是,他引导“我”看到,这样的事情不要记住。不是所有经历都值得反复咀嚼,人应该学会筛选什么该深藏心底,什么该适可而止。
仿写练习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与好事情的对话
仿写二:尝试着用第三人称讲解这个对话,并解读“好事情”的富含哲理的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