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tolstoy/tolstoy_jump_1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托尔斯泰写跳水(1)

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。这一天风平浪静,水手们都在甲板上。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,模仿人的动作,惹得大家哈哈大笑。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,因而更加放肆起来。

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,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,很快地爬上了桅杆。水手们又大笑起来,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,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,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,用爪子撕,好像故意逗他生气。孩子吓唬它,朝着它大喊大叫。猴子不但不理,还撕得更凶了。

水手们笑得更欢了,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。

(288字,作者:列夫·托尔斯泰,《跳水》,为便于仿写有删节)

拆解成句

    1.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。
    2. 这一天风平浪静,水手们都在甲板上。
    3.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,模仿人的动作,惹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    4. 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,因而更加放肆起来。
    1.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,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,很快地爬上了桅杆。
    2.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,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。
    3. (他)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,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,用爪子撕,好像故意逗他生气。
    4. 孩子吓唬它,朝着它大喊大叫。
    5. 猴子不但不理,还撕得更凶了。
    6.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,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托尔斯泰的《跳水》是如下语文课本的短篇小说名篇,这是第一个段落,我们来看看他如何写故事开头的。这个故事可以用五事件冲突故事模板来分析:在布设场景后,五个事件分别是激发事件、发展事件、危机事件、高潮事件、结局事件。这个段落包括了布设场景、激发事件。

  1. 布设场景

“帆船正在回航”“风平浪静”“水手们在甲板上”,一只猴子在人群中穿梭,简洁地交代了时间、地点、人物,让读者快速进入故事的空间与氛围。

  1. 激发事件

猴子突然跳到孩子面前,抢走帽子并迅速爬上桅杆,这是故事冲突的起点。猴子的行动打破了原先的和谐状态,让故事从静态走向动态。孩子尝试夺回帽子但失败,引发对抗:孩子“哭笑不得”“眼巴巴地望着”猴子,表现出焦急与无助;猴子“故意撕帽子、咬帽子”,不断挑衅,态度越来越放肆。偶然抢帽发展为“羞辱”,为后续事件做足铺垫。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跳水的开头

仿写二:用孩子第一人称自述写跳水的开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