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段落深度仿写:罗琳写学校故事(4)
星期五,寄给哈利的信至少有十二封。既然不能往信箱里插,只好往门底下的缝里塞,从门边的缝里塞,有几封信甚至从楼下洗手间的小窗口塞了进来。
弗农姨父又待在家里。他把信全部烧光之后,就找来锤子、钉子,把前门后门的门缝全都用木板钉死,这样谁也出不去了。
星期六,事态开始失控。二十四封写给哈利的信已设法进入德思礼家中。这些信是卷成小卷藏在两打鸡蛋下边,由毫不知情的送奶员从起居室窗口递给佩妮姨妈的。弗农姨父怒冲冲地给邮局、奶厂打电话找人说理。佩妮姨妈正好把二十四封信都塞到食品粉碎机里搅得粉碎。
“究竟什么人这么急着要找你联系?”达力吃惊地问哈利。
星期天早上,弗农姨父坐下来吃早饭,显得很疲惫,气色也不太好,不过很开心。“星期天没有邮差,”他一边把果酱抹在报纸上,一边高兴地提醒大家,“今天不会有该死的信来了……”
他正说着,有东西飕飕地从厨房烟囱里掉下来,狠狠地砸到他的后脑上。接着三四十封信像子弹一样从壁炉里射出来。德思礼一家忙着躲避,哈利却一蹿老高,伸手想抓住一封……
“出去!出去!”弗农姨父伸手抱住哈利的腰,把他扔到了走廊里。佩妮姨妈和达力双手抱头逃出屋去,弗农姨父砰的一声把门关上。他们能听见信件源源不断地向厨房里涌,弹到地板上和墙上。
(527字,J.K.罗琳,《哈利·波特与魔法石》,为便于仿写有删节)
拆解成句
-
- 星期五,寄给哈利的信至少有十二封。
- 既然不能往信箱里插,只好往门底下的缝里塞,从门边的缝里塞,有几封信甚至从楼下洗手间的小窗口塞了进来。
- 弗农姨父又待在家里。
- 他把信全部烧光之后,就找来锤子、钉子,把前门后门的门缝全都用木板钉死,这样谁也出不去了。
-
- 星期六,事态开始失控。
- 二十四封写给哈利的信已设法进入德思礼家中。
- 这些信是卷成小卷藏在两打鸡蛋下边,由毫不知情的送奶员从起居室窗口递给佩妮姨妈的。
- 弗农姨父怒冲冲地给邮局、奶厂打电话找人说理。
- 佩妮姨妈正好把二十四封信都塞到食品粉碎机里搅得粉碎。
- “究竟什么人这么急着要找你联系?”达力吃惊地问哈利。
-
- 星期天早上,弗农姨父坐下来吃早饭,显得很疲惫,气色也不太好,不过很开心。
- “星期天没有邮差,”他一边把果酱抹在报纸上,一边高兴地提醒大家,“今天不会有该死的信来了……”
- 他正说着,有东西飕飕地从厨房烟囱里掉下来,狠狠地砸到他的后脑上。
- 接着三四十封信像子弹一样从壁炉里射出来。
- 德思礼一家忙着躲避,哈利却一蹿老高,伸手想抓住一封……
- “出去!出去!”弗农姨父伸手抱住哈利的腰,把他扔到了走廊里。
- 佩妮姨妈和达力双手抱头逃出屋去,弗农姨父砰的一声把门关上。
- 他们能听见信件源源不断地向厨房里涌,弹到地板上和墙上。
图解结构
仿写指导
哈利波特的信的故事,不是“起因—经过—结果”那种线性推进模式,而是“重复+升级+爆发”的结构,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荒诞故事。实际上,在史铁生的《那个星期天》,我们看到类似的结构,那个是一个小孩子的期盼与失望的故事,而没有写成哈利波特式魔幻故事。
- 按时间顺序讲述
虽然故事在“重复+升级+爆发”,但它仍是清晰地按星期五、星期六、星期天这样的时间顺序推进,这是使整个荒诞故事显得真实,因为我们都是按照顺序的时间来生活。
- 通过“对抗升级”,推动荒诞发展
每次德思礼家阻止信件的方式都更激烈,但每次魔法的“反击”也更巧妙、夸张。
- 有轻松一刻的放松,才有高潮事件
在疯狂信件来袭之前,加入一小段平静场景(星期日没有邮递员),形成高潮前的安静,这增强后面的爆发效果。“果酱抹在报纸上”是一个小小的滑稽细节,既表明他太放松了,也带点“蠢萌”的喜感。
- 通过“视觉场面”制造高潮
壁炉爆信、子弹般飞出的信件是强烈的画面高潮。你在仿写时,可加入带有动作性、密集动词的场景刻画,提升视觉冲击力。
仿写练习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哈利波特的信的故事
仿写二:将史铁生《那个星期天》改写成魔幻故事
升级故事模板:重复 + 升级 + 爆发
- 重复(建立节奏)
每天都有信送来,德思礼家反复阻止(门缝、烧信、钉门板)。这是故事的“节奏基础”,通过重复行为建立读者期待。
- 升级(加大荒诞程度)
从12封 → 24封 → 数十封,从门缝 → 鸡蛋 → 烟囱。信件“入侵”的方式越来越不可思议,反应越来越疯狂(钉门板、碎信机、抱头逃跑)。这部分不断加码,让读者感受到失控感。
- 爆发(高潮场面)
壁炉爆信,哈利飞扑抓信,弗农扔人、关门,信件“狂轰乱炸”。这是节奏积累到顶点后的集中释放,形成视觉化高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