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lijuan/dong1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李娟写冬天一

冬天到了,绵羊和山羊长出了新棉袄,马儿们也穿上了毛茸茸的喇叭裤,骆驼还额外穿上了嫂子做的新毡衣,似乎只有牛还是那身稀稀拉拉的毛。于是只有牛享受到特别待遇,和人一样也睡地窝子,马、羊、骆驼则全部露天过夜。

到了十二月底,一天比一天冷。牧归时,羊背盖满大雪,马浑身披满白霜,嘴角拖着长长的冰凌。牛和骆驼也全都长出了白眉毛和白胡子,一个个显得慈眉善目。至于骑马回来的人,眼睫毛和眉毛也结满粗重的冰霜,围巾和帽檐上白茫茫的。

(210字,作者:李娟,摘自散文集《冬牧场》中的《冷》一文,略有改动)

句子结构

    1. 冬天到了,绵羊和山羊长出了新棉袄,马儿们也穿上了毛茸茸的喇叭裤,骆驼还额外穿上了嫂子做的新毡衣,似乎只有牛还是那身稀稀拉拉的毛。
    2. 于是只有牛享受到特别待遇,和人一样也睡地窝子,马、羊、骆驼则全部露天过夜。
    1. 到了十二月底,一天比一天冷。
    2. 牧归时,羊背盖满大雪,马浑身披满白霜,嘴角拖着长长的冰凌。
    3. 牛和骆驼也全都长出了白眉毛和白胡子,一个个显得慈眉善目。
    4. 至于骑马回来的人,眼睫毛和眉毛也结满粗重的冰霜,围巾和帽檐上白茫茫的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说明

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写冬天的名篇《济南的冬天》(老舍),众多名家也有写冬天感受的,如冯骥才《冬日絮语》、朱自清《冬天》等。但读多了总觉得,冬天怎么不冷了?比如老舍写道: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。因此,我们来感受一下李娟写的零下三十五度的冷。

  1. 从变化写起

“冬天到了,绵羊和山羊长出了新棉袄……”其中还用了拟人的手法。可仿写:“春天来了,小草抬起了头。”

  1. 对比

“似乎只有牛还是那身稀稀拉拉的毛……”可仿写:池塘的冰化了,鸭子们先下水,鹅犹豫着。

  1. 视觉表现寒冷

“牧归时,羊背盖满大雪,马浑身披满白霜,嘴角拖着长长的冰凌。”将冷变成看得见的“冰”“霜”“雪”。

  1. 拟人手法增强趣味

“长出了白眉毛和白胡子,一个个显得慈眉善目。”慈眉善目,就有了感情。可仿写:“几棵树还没掉完的叶子,风一吹,飒飒作响,似乎还不服输。”

  1. 不管怎样,必须让人出场

“至于骑马回来的人”一下子拉进了画面,我们在看一幅画时,如果看不到人,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因此,不管怎样,都必须让人出场

练习

尝试两种仿写: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李娟写的寒冬

仿写二:写你所处地区最极端的天气(如寒冷、炎热、台风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