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段落深度仿写:柳林风声片段(3)
鼹鼠挥舞着把船桨甩到后面,用力往水里一划。可是他的桨根本没有碰到水面。他一个倒栽葱,两腿飞过头顶,他已经压在趴在船底的河鼠身上。鼹鼠吓了一大跳,一把抓住船舷。
接下来——啪啦!船翻了,他这会儿已经在河里挣扎。他一直往下沉,沉,沉下去,水在他的耳朵里嗡嗡响!他冒出水面来,又是咳嗽又是吐水,太阳看着是那么亮那么可爱!可他觉得自己又沉下去了,他简直是绝望啦!
就在这时候,一只有力的爪子抓住了他的后颈。这是河鼠,他显然在哈哈大笑。鼹鼠能感觉到他在哈哈大笑,这大笑从他的胳臂传下来,通过他的爪子,一直达到他的脖子。河鼠抓住一把船桨,插到鼹鼠的胳肢窝里;接着将另一把船桨插到他的另一边胳肢窝里,游到后面,把束手无策的鼹鼠推到岸边,拉了上去,放在岸上。
(324字,作者:肯尼思·格雷厄姆,译者:任溶溶,选自上海译文出版社版本,为便于仿写有删节)
拆解成句
-
- 鼹鼠挥舞着把船桨甩到后面,用力往水里一划。
- 可是他的桨根本没有碰到水面。
- 他一个倒栽葱,两腿飞过头顶,他已经压在趴在船底的河鼠身上。
- 鼹鼠吓了一大跳,一把抓住船舷。
- 接下来——啪啦!船翻了,他这会儿已经在河里挣扎。
- 他一直往下沉,沉,沉下去,水在他的耳朵里嗡嗡响!
- 他冒出水面来,又是咳嗽又是吐水,太阳看着是那么亮那么可爱!
- 可他觉得自己又沉下去了,他简直是绝望啦!
-
- 就在这时候,一只有力的爪子抓住了他的后颈。
- 这是河鼠,他显然在哈哈大笑。
- 鼹鼠能感觉到他在哈哈大笑,这大笑从他的胳臂传下来,通过他的爪子,一直达到他的脖子。
- 河鼠抓住一把船桨,插到鼹鼠的胳肢窝里;接着将另一把船桨插到他的另一边胳肢窝里,游到后面,把束手无策的鼹鼠推到岸边,拉了上去,放在岸上。
图解结构
仿写指导
《柳林风声》这个段落讲了翻船与救援两个动作场景。
- 写场景,先搞明白人物与动作
这两个场景的原文写得较为复杂,我们先来简化它、搞明白人物与动作。首先是翻船子场景:鼹鼠划桨失误,它跌落到船底,船翻了,它在水中挣扎。然后是救援子场景:鼹鼠的后颈被河鼠抓住了;河鼠哈哈大笑;河鼠将双桨插在鼹鼠双臂下;河鼠将鼹鼠拖上岸。
- 动作连贯推进情节
从”挥舞船桨”到”倒栽葱”再到”船翻了”,每个动作都是下一个动作的直接原因,这样能让读者感受到事件发展的必然性和紧张感。这一系列动作快速连贯,制造强烈节奏感。在救援时同样也有一系列连贯的动作:抓住后颈、插船桨、游到后面、推上岸。
- 用拟声词增强现场感
“啪啦!“这个拟声词瞬间将读者拉入现场。你在仿写时,可以适当运用拟声词来突出关键时刻,比如”咚!""哗啦!""砰!“等,让读者仿佛亲耳听到事件发生的声音。
- 描写紧急与慌乱
他一直往下沉,沉,沉下去。太阳看着是那么亮那么可爱。可他觉得自己又沉下去了,他简直是绝望啦!用听觉、视觉、心理来表现角色的慌乱状态。
- 幽默化处理,缓和紧张氛围
“哈哈大笑从胳臂传到脖子”这种夸张描写,将危险场面转向幽默。
仿写练习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翻船与救援
仿写二:写一次你亲身经历的危险与救援(你可以是出危险的人,也可以是救援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