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段落深度仿写:汤姆索亚刷墙(2)
他突然灵机一动!真是一个绝妙的、伟大的点子!
汤姆拿起刷子,心平气和地开始干活。很快,本·罗杰斯冒了出来。他一边吃着苹果,一边拖长了音调,发出一阵阵唱歌似的呜呜声,后边跟着一串低沉的“叮—咚—咚、叮—咚—咚”。原来他正在扮演一艘蒸汽轮船。
汤姆继续粉刷,压根不看这艘蒸汽船。本瞧了他一会儿,开口说道:“嘿呀!你又倒霉了,是不是!”
没有回答。汤姆像个艺术家似的打量了一番刚刷上的一笔,然后轻轻地补上一点,接着像刚才那样打量起来。本站到汤姆身边。虽然被那只苹果弄得嘴里都是口水,汤姆还是专注于手头的工作。本说:“嘿,哥们,你被逼着干活呢,是不是?”
汤姆深深地看了他一眼:“你管这个叫干活儿吗?”
“怎么啦,这不是干活是什么?”
汤姆继续粉刷,漫不经心地答道:“怎么说呢,也许是,也许不是。我只知道,汤姆·索亚很适合干这个活儿。”
“得了吧,难道你喜欢干这个吗?”
刷子一刻没停。
“喜欢?有什么道理不喜欢呢?难道刷栅栏的机会每天都有吗?”
这倒是一个全新的看法。本已经不啃苹果了。汤姆优雅地来回挥舞着刷子,不时后退两步看看效果,这里那里地补上几笔,再进行一番审视。本瞧着他的一举一动,兴趣越来越浓,他已经完全被汤姆吸引了。很快他就说:
“我说,汤姆,让我刷会儿吧。”
(545字,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第二章,作者:马克·吐温,译者:黄天怡,选自中信出版社版本,为便于仿写有删节)
拆解成句
-
- 他突然灵机一动!
- 真是一个绝妙的、伟大的点子!
- 汤姆拿起刷子,心平气和地开始干活。
-
- 很快,本·罗杰斯冒了出来。
- 他一边吃着苹果,一边拖长了音调,发出一阵阵唱歌似的呜呜声,后边跟着一串低沉的“叮—咚—咚、叮—咚—咚”。
- 原来他正在扮演一艘蒸汽轮船。
- 汤姆继续粉刷,压根不看这艘蒸汽船。
- 本瞧了他一会儿,开口说道:“嘿呀!你又倒霉了,是不是!”
- 没有回答。
- 汤姆像个艺术家似的打量了一番刚刷上的一笔,然后轻轻地补上一点,接着像刚才那样打量起来。
- 本站到汤姆身边。
- 虽然被那只苹果弄得嘴里都是口水,汤姆还是专注于手头的工作。
- 本说:“嘿,哥们,你被逼着干活呢,是不是?”
- 汤姆深深地看了他一眼:“你管这个叫干活儿吗?”
- “怎么啦,这不是干活是什么?”
- 汤姆继续粉刷,漫不经心地答道:“怎么说呢,也许是,也许不是。我只知道,汤姆·索亚很适合干这个活儿。”
- “得了吧,难道你喜欢干这个吗?”
- 刷子一刻没停。
- “喜欢?有什么道理不喜欢呢?难道刷栅栏的机会每天都有吗?”
-
- 这倒是一个全新的看法。
- 本已经不啃苹果了。
- 汤姆优雅地来回挥舞着刷子,不时后退两步看看效果,这里那里地补上几笔,再进行一番审视。
- 本瞧着他的一举一动,兴趣越来越浓,他已经完全被汤姆吸引了。
- 很快他就说:“我说,汤姆,让我刷会儿吧。”
图解结构
仿写指导
这是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中粉刷栅栏的故事的第二段落,汤姆·索亚成功诱惑本·罗杰斯主动请求刷墙。我们在实际写作文时不太会用到如此长的对话,但我们至少应该了解一下,并仿写一下。
- 用对话推动情节发展
这个段落是由一来一回的对话推动的,汤姆迷惑本·罗杰斯的方式,一半是他假装快乐地刷墙,一半是他的话:“我只知道,汤姆·索亚很适合干这个活儿。”“有什么道理不喜欢呢?难道刷栅栏的机会每天都有吗?”
- 以反问和模糊回答制造神秘感,引导对话走向
汤姆·索亚以“你管这个叫干活儿吗?”、“有什么道理不喜欢呢?”等反问反制对方的质疑,使话语显得高深莫测。仿写时可以用模糊、似真似假的语气引导对方入套。
- 利用语言和动作,形成“欲擒故纵”的诱骗
汤姆·索亚并不主动邀请,而是以“不经意的优越感”让本·罗杰斯自愿提出刷墙请求。
- 设置对比,以展示心理转变
起初是汤姆·索亚在被罚干活,心情焦虑,而本·罗杰斯在啃苹果玩耍,有点取笑汤姆的意思。随着情节推进,两人悄然对换——本焦急、请求,汤姆掌控主动。在你仿写时,要将这种心态反转写出来。
仿写练习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汤姆·索亚诱骗本·罗杰斯
仿写二:用汤姆索亚自述的方式,重写这个过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