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技巧三:用画面作头尾呼应

头尾呼应是作文的典型技巧,而用头尾用相似的画面,可以让呼应更自然。在很多名篇名作中都有这样的做法。

优秀案例 1: 朱自清《背影》

朱自清《背影》是我们熟悉的散文名篇,他用这句话自然地开头,“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。”然后,他绘制了第一个画面:

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,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,在这满月的光里,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。月亮渐渐地升高了,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,已经听不见了;妻在屋里拍着闰儿,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,带上门出去。

他在结尾写道:

——这样想着,猛一抬头,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;轻轻地推门进去,什么声息也没有,妻已睡熟好久了。

优秀案例 2: 鲁迅《藤野先生》

鲁迅在《藤野先生》的开头部分写了藤野先生的出场(有微调):

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,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。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。最初是骨学。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,八字须,戴着眼镜,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。一将书放在讲台上,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,向学生介绍自己道: “我叫藤野……”

在结尾处,用藤野先生的照片与声调描绘一个相似的画面:

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,书桌对面。每当夜间疲倦,正想偷懒时,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,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,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,而且增加勇气了,于是点上一枝烟,再继续写些为“正人君子”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。

学生作文案例:小礼物

学生在习作中,在开头和结尾都努力将“讲述”变成“画面”,有了人的动作与想法:在开头处,外婆赠送礼物、我打开。在结尾处,我沉醉在音乐中,这时,外婆走过来了,形成首位呼应。

外婆递给我一个白色的小盒子,说是给我的礼物,我打开一看,哇,是一个小巧的 MP3 播放器。

……

我沉醉在音乐中,不禁感叹,这个小玩意儿麻雀虽小但功能真是强大。一抬眼,我看到外婆又走过来看我在做什么了,眼角带着笑意。

练习

尝试以上案例中用画面作头尾呼应的写法。

练习 7:从开头到结尾,回到原位

从开头画面开始,结尾回到原来的位置。也可以这样写,在开头我们在一个画面进入记忆,然后在回忆中醒来。




练习 8:用同一人物作呼应

开头和结尾为同一个人物,开头为让人物出场,结尾则借人物来表达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