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luxun/luxun_teng_2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鲁迅忆藤野(2)

过了一星期,大约是星期六,他让助手来叫我了。到了研究室,他问,“我的讲义,你能抄下来么?”他问。

“可以抄一点。”

“拿来我看!”

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,他收下了,第二三天便还我,并且说,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。我拿下来打开看时,很吃了一惊,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。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,都用红笔添改过了,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,连文法的错误,也都一一订正。

(187字,作者:鲁迅,选自《藤野先生》,为便于仿写有改动)

句子结构

    1. 过了一星期,大约是星期六,他让助手来叫我了。
    2. 到了研究室,他问,“我的讲义,你能抄下来么?”他问。
    3. “可以抄一点。”
    4. “拿来我看!”
    1.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,他收下了,第二三天便还我,并且说,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。
    2.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,很吃了一惊,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。
    3.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,都用红笔添改过了,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,连文法的错误,也都一一订正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说明

鲁迅写藤野先生为他修改讲义的笔记,写得非常简单,却充分展现了文字之美:合适的情节结构(起因、经过、结果),不需要任何华丽的词汇,微妙而丰富的感情(吃了一惊,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),适当的对白(像电影一样的简洁对白)。

  1. 简单清晰的结构

整段情节按照时间顺序展开:老师叫我;让我交讲义;看见批改结果。你可以这样仿写:一天,语文老师拿着一个厚厚的大本子对我说:“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,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?”我睁大眼睛,有些莫名其妙。“是叶圣陶先生!”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,又说:“你看看叶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!”(这段选自肖复兴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》)。

  1. 像电影一样的对白

现在的人都看了太多的视频,对电影、电视和短视频画面的熟悉超过日常生活,他们也希望作文里看到的对白也是。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藤野先生与鲁迅的三句话:“我的讲义,你能抄下来么?”“可以抄一点。”“拿来我看!”——这些对白像大师的电影镜头一样干净利落。你可以这样仿写:“写完了?”他头都没抬说,一伸手,“给我。”

  1. 古典风格

我们写作文,可以用平实风格,写得很简洁,但也可以用所谓古典风格,简洁但不简单。鲁迅在写自己的感情时,是典型的古典风格:“我拿下来打开看时,很吃了一惊,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。”反过来,如果你这样写,就像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小学生了:“我一边翻,一边觉得脸有点烫,又忍不住感到一丝敬佩。”

  1. 修改细节体现老师的认真

“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,都用红笔添改过了,”如果到这里就结束这句话,就过于概括,我们需要增加点细节:“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,连文法的错误,也都一一订正。”同样地,反过来,如果写,“讲义从头到尾到处都是红笔批注,密密麻麻,”这也是刚学习写作文的小学生水平了,一是它极度不合理(不会密密麻麻),二是空洞(看似写了什么,但缺乏细节)。

练习

尝试两种仿写: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藤野先生改笔记

仿写二:写一个老师为你做的批改或讲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