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对话写场景、人物
文思写作技巧 009
中小学作文训练中,比较少训练如何写对话。通常,中小学作文里面的对话是直接引语,比如小学课本中收录了作家任大霖的《我的朋友容容》作为习作例文,开头写道:
每天早上,容容总是搬着椅子,爬上去,踮起脚,从大门口的邮箱里取出报纸来,然后爬下椅子,奔来把报纸交给我:“任叔叔,报纸来啦!”
在考场作文中,通常也不建议写一来一回的多轮对话,用动作、表情、引语来刻画人物会更容易把控。但我们在阅读和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非常多的对话:小说有大量的对话,电视剧是由对话推动的。

用对话写场景
因此,对话是值得反复练习的写作技巧。比如,在《我的朋友容容》中,作者用对话来刻画人物:
一天我下班回家,容容给我拿来一封信,我的一个老同学从外地寄来的。容容似乎对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等我看完信,她好奇地问:“任叔叔,这是什么?”
“这是信。”
“信是什么?”
“信就是信。譬如说,我有个好朋友,我有话跟他讲,我就可以写一封信寄给他。信封上写个名字,就可以寄了。”
“那么我也可以寄信给好朋友吗?”
“当然可以,如果你有好朋友的话。”我笑着说。
“就拿这样的信封寄吗?”
“对!”
“到哪儿去寄呢?”
“往邮筒里一塞就行。我们大门外边不就有个邮筒吗?”
“知道啦!知道啦!”她高兴地说。
文章最后揭示误解也是用的对话:
过了一会儿,她似乎忍不住了,就拉住我,在我耳边轻轻地说:“任叔叔,我告诉你,我给你寄了一封信!真正的信!
“什么?”我好奇地问。
“我今天给你寄了一封信,就用那个信封寄的。里面藏着一片叶子……”
不等她说完,我就大笑起来,几乎把肚子都笑疼了。原来那封“欠资待领”的信就是她寄的啊!
如何写对话
1. 要像真实世界的人那样说话
写对话,可以很简单,就是两个人一来一回,唯一需要注意的原则就是:引号里面的话,要像真实的人那样说话。
比如,你写弟弟生气了:
他说:“因为你忘记给我买礼物,我生气了!”
这样的话只有在小孩子学说话到某个阶段,模仿爸爸妈妈说话时,才会这么说。如果你写的人物这么说话,就很像在“上课”,也就是“教训人”。弟弟犯错误了,妈妈对他说:“你刚刚不应该把书乱扔。我们说好的,你每次看完书把书放回书架上的原位。”
更真实的说话可能这样的:
“我要礼物……”弟弟憋着嘴,然后突然甩开爸爸的手走开了:“我生气了!”
2. 用单条的引语来刻画人物
在《我的朋友容容》中,开头就是用的这个写法:
(她)奔来把报纸交给我:“任叔叔,报纸来啦!”
3. 对话要精简
《我的朋友容容》是优秀的习作例文,但是,如果我们把对话精简一下,效果会更好。任大霖试图用对话来解释什么是信件,我们来看看把它删掉后的效果——场景的节奏变快了:
一天我下班回家,容容给我拿来一封信,我的一个老同学从外地寄来的。容容似乎对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“我也可以寄信给好朋友吗?”
“当然可以,如果你有好朋友的话。”我笑着说。
“就拿这样的信封寄吗?”
“对!”
“到哪儿去寄呢?”
“往邮筒里一塞就行。我们大门外边不就有个邮筒吗?”
“知道啦!知道啦!”她高兴地说。
4. 对话主语可省掉
正如我们看到的,不需要每一句都加上“我说”“容容说”。
一般性的原则是,只要能够识别出谁在说话,那么对话中的主语和提示语就可以省掉。
同时,现在的读者通常不喜欢你加太多的解释说明。因此,我们应该参考现代的写作风格要求,把想像的空间留给读者。比如,以下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示例(选自《故事造型师》,有微调),它让你显得很“业余”:
“你非要我说实话啊?我可不想承认。“他扮了个鬼脸说道。
“靠近点。“她微笑着说。
“这么说你改变主意了。“他轻笑着说道。
我们再看下修改的版本(仅删掉了第三个解释说明):
“你非要我说实话啊?我可不想承认。“他扮了个鬼脸。
“靠近点。“她微笑着说。
“这么说你改变主意了。“
5. 对话中要善用省略号
在《我的朋友容容》中,最后的对话用了省略号:
“我今天给你寄了一封信,就用那个信封寄的。里面藏着一片叶子……”
不等她说完,我就大笑起来,几乎把肚子都笑疼了。
资料来源:《我的朋友容容》(任大霖),为部编版《小学语文(五下)》的习作示例。
附录:分段与不分段的对话
在中小学作文(特别是考场作文)中,通常会把对话的分段去掉,这是作文训练的惯例。传统上,我们看到很多散文这么做。以下是把长对话变成一段:
一天我下班回家,容容给我拿来一封信,我的一个老同学从外地寄来的。容容似乎对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“我也可以寄信给好朋友吗?”“当然可以,如果你有好朋友的话。”我笑着说。“就拿这样的信封寄吗?”“对!”“到哪儿去寄呢?”“往邮筒里一塞就行。我们大门外边不就有个邮筒吗?”“知道啦!知道啦!”她高兴地说。
你应该注意到了,当我们写成一整段时,谁在说话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。因此,如果采用这样的分段方式,你就需要适当地增加一些某某说的提示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