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linda/linda_versailles_1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林达游凡尔赛(1)

现在,大家来到巴黎,都知道这里有两个真正的法国王宫。一个是卢浮宫,另一个是凡尔赛宫。我们是在去过卢浮宫以后,再去凡尔赛宫的。我在初见凡尔赛时,甚至有点后悔,觉得这个参观次序实在是应该倒过来才对。因为,就王宫的建筑物本身来说,两者实在相差很大。卢浮宫的庄重典雅和气度,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,一下子就很难接受凡尔赛宫建筑主体的华丽色彩所透出的艳俗之气。我不由当时开了个很不切实际的玩笑,“假如我是法国国王,我是断断不肯从卢浮宫搬到凡尔赛来的”。

卢浮宫是在巴黎市中心。它是几代王室经营四个世纪的结果。最初的卢浮宫,它的外观还是一个中世纪的城堡。它的建筑遗迹,据说是在建造贝聿铭设计的那个著名的玻璃金字塔的时候,才被发掘清理出来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卢浮宫,基本上是十六世纪开始慢慢建造、扩建和完善的。其中有一部分,甚至是法国大革命以后,在拿破仑和王朝复辟之后扩建的。但是,不管是哪一部分,不仅表现了当时主事者的艺术修养,还透着那分“古代耐心”。

凡尔赛宫其实已经离开巴黎,是在一个叫凡尔赛的小城里。尽管凡尔赛也只不过是巴黎郊外,但是已属远郊。眼前的这个凡尔赛宫,就是路易十四建造的。火车站离凡尔赛宫很近,十来分钟就可以走到。

凡尔赛宫和卢浮宫不太一样。它的主人似乎有点现代心态。自己栽树,让后人去乘凉是不肯的。要栽就必须是一棵速生树,今生今世就要能够享受。所以,在凡尔赛宫里面,大量的建筑细部都是速成品。假如在卢浮宫里,是成片精美的浮雕,那么,在这里只能代之以彩绘了。虽然它依然富丽堂皇,但是,建造卢浮宫的艺术家们的那种追求完美的静思,以及闲神定气的感觉,是再也找不到了。毫无疑问,当时的凡尔赛,集中了一批法国最优秀的艺术家。可是,他们的主人没有给他们留下时间。他们没有必需的时间去酝酿,去产生艺术冲动,而艺术创作是需要心情的。

(764字,作者:林达,《带一本书去巴黎》)

拆解成句

    1. 现在,大家来到巴黎,都知道这里有两个真正的法国王宫。
    2. 一个是卢浮宫,另一个是凡尔赛宫。
    1. 我们是在去过卢浮宫以后,再去凡尔赛宫的。
    2. 我在初见凡尔赛时,甚至有点后悔,觉得这个参观次序实在是应该倒过来才对。
    3. 因为,就王宫的建筑物本身来说,两者实在相差很大。
    4. 卢浮宫的庄重典雅和气度,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,一下子就很难接受凡尔赛宫建筑主体的华丽色彩所透出的艳俗之气。
    5. 我不由当时开了个很不切实际的玩笑,“假如我是法国国王,我是断断不肯从卢浮宫搬到凡尔赛来的”。
    1. 卢浮宫是在巴黎市中心。
    2. 它是几代王室经营四个世纪的结果。
    3. 最初的卢浮宫,它的外观还是一个中世纪的城堡。
    4. 它的建筑遗迹,据说是在建造贝聿铭设计的那个著名的玻璃金字塔的时候,才被发掘清理出来。
    5.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卢浮宫,基本上是十六世纪开始慢慢建造、扩建和完善的。
    6. 其中有一部分,甚至是法国大革命以后,在拿破仑和王朝复辟之后扩建的。
    7. 但是,不管是哪一部分,不仅表现了当时主事者的艺术修养,还透着那分“古代耐心”。
    1. 凡尔赛宫其实已经离开巴黎,是在一个叫凡尔赛的小城里。
    2. 尽管凡尔赛也只不过是巴黎郊外,但是已属远郊。
    3. 眼前的这个凡尔赛宫,就是路易十四建造的。
    4. 火车站离凡尔赛宫很近,十来分钟就可以走到。
    1. 凡尔赛宫和卢浮宫不太一样。
    2. 它的主人似乎有点现代心态。
    3. 自己栽树,让后人去乘凉是不肯的。
    4. 要栽就必须是一棵速生树,今生今世就要能够享受。
    5. 所以,在凡尔赛宫里面,大量的建筑细部都是速成品。
    6. 假如在卢浮宫里,是成片精美的浮雕,那么,在这里只能代之以彩绘了。
    7. 虽然它依然富丽堂皇,但是,建造卢浮宫的艺术家们的那种追求完美的静思,以及闲神定气的感觉,是再也找不到了。
    8. 毫无疑问,当时的凡尔赛,集中了一批法国最优秀的艺术家。
    9. 可是,他们的主人没有给他们留下时间。
    10. 他们没有必需的时间去酝酿,去产生艺术冲动,而艺术创作是需要心情的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之前,中国人去巴黎旅游,如果日程实在太紧,多半就把时间都分配在罗浮宫,必须要去看蒙娜丽莎,而不一定非要去郊区的凡尔赛看看法国三级会议召开的历史遗迹。但现在,由于一句网络流行语,凡尔赛宫那是必须去的,因为要“凡尔赛”一下。林达的这个段落长达760字,已经是一篇初中作文的长度,而它其实是一篇一万字凡尔赛游记的一部分,而这篇游记又是《带一本书去巴黎》这本游记书的一部分。介绍这个信息我们是想说,段落组成文章,文章组成更大的一本书,而它们在结构上往往有着很多的相似性,掌握了段落,我们就能掌握更大的结构。

  1. 用对比来进行内容组织

从开篇开始,整个段落都是在对比卢浮宫与凡尔赛宫。更具体地说,作者特别关注两个宫殿的建筑,他认为一个有着艺术修养,展现古代耐心;一个浮华速成,有种今生今世就要享受的“现代心态”。

  1. 开个玩笑,让读者轻松一下

我不由当时开了个很不切实际的玩笑,“假如我是法国国王,我是断断不肯从卢浮宫搬到凡尔赛来的”。我们在参观游览时,也常有很多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,你也不妨选择与主题有关的,把它写下来。

  1. 先概括,再举例

“现代心态”在这里指什么?“大量的建筑细部都是速成品”指什么?举例说明让我们明白了作者的意思:“假如在卢浮宫里,是成片精美的浮雕,那么,在这里只能代之以彩绘了。”

  1. 插入故事:卢浮宫与贝聿铭玻璃金字塔

在讲述罗浮宫的时候,插入一个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小故事:卢浮宫的遗迹是建造贝聿铭玻璃金字塔时才发掘清理出来的。而有了这个叙述,我们才会对卢浮宫之前的建设历史有点兴趣。

  1. 插入故事:没时间酝酿的艺术家们

在讲述凡尔赛宫的时候,最后插入了一个合理推测的故事,装饰凡尔赛宫时,艺术家们没时间酝酿。这让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有了更长的文字,显得更重要了:“虽然它依然富丽堂皇,但是,建造卢浮宫的艺术家们的那种追求完美的静思,以及闲神定气的感觉,是再也找不到了。”你可以设想一下,如果我们把后面的部分去掉,这样做并不影响意思的完整,但似乎一下子强调得不够了。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林达写罗浮宫与凡尔赛宫

仿写二:请你查阅凡尔赛宫与罗浮宫的图文与影像资料,根据资料写想象自己去游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