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yanlianke/yan_hua_1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阎连科写野花(1)

有一次,我出门散步的时候,发现有簇黄花草盛开在路中央的一个破洞内,如路的中央摆着一个上帝忘在那儿的花盆。

它借着一场雨的恩赐和人们的脚与车轮的宽容,终于盛开到了如一个少女在广场人流中的亭亭玉立,可到了她最需要水来武装自己的美丽时,却又囊中羞涩,贫穷成了她唯一固定的家产。那簇黄花终于在七月的干旱中有些羞愧而低下了头去。

(160字,作者:阎连科《路野花盆》,有改动)

句子结构

  1. 有一次,我出门散步的时候,发现有簇黄花草盛开在路中央的一个破洞内,如路的中央摆着一个上帝忘在那儿的花盆。
  2. 它借着一场雨的恩赐和人们的脚与车轮的宽容,终于盛开到了如一个少女在广场人流中的亭亭玉立,可到了她最需要水来武装自己的美丽时,却又囊中羞涩,贫穷成了她唯一固定的家产。
  3. 那簇黄花终于在七月的干旱中有些羞愧而低下了头去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说明

  1. 运用对比制造戏剧效果

先写花草”盛开”的美好状态,再写它在干旱中”羞愧而低下了头”的凋零,通过前后对比突出命运的无常。仿写时可以采用类似的”先扬后抑”或”先抑后扬”的对比手法。

  1. 善用拟人化的细节描写

将黄花草比作”少女”,用”亭亭玉立”、“羞愧而低下了头”等拟人手法,让无生命的植物具有了人的情感和姿态。仿写时要选择合适的拟人角度,让描写对象更生动。

  1. 巧妙运用比喻点题

开头”如路的中央摆着一个上帝忘在那儿的花盆”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,为整个段落定下基调。仿写时可以在关键位置用一个精准的比喻来统领全段。

  1. 借助环境烘托主题

通过”一场雨的恩赐”和”七月的干旱”这些环境变化来推动情节发展,环境成为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仿写时要让环境与描写对象形成有机联系。

  1. 运用诗化语言增强感染力

“囊中羞涩,贫穷成了她唯一固定的家产”这样的表达既形象又富有文学色彩。仿写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带有诗意的词汇和句式,提升语言的美感。

  1. 采用欲扬先抑的叙述节奏

先写花草顽强生长并盛开的过程,再写它面临困境的无奈,这种节奏安排让读者的情感也随之起伏。仿写时要注意情感的递进和转折。

练习

尝试两种仿写: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

仿写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