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allo/yuanying_yiheyuan_2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袁鹰游颐和园(2)

走完长廊,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。抬头一看,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,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。那就是佛香阁。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,就是排云殿。

登上万寿山,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,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。葱郁的树丛,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。正前面,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,绿得像一块碧玉。游船、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,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。向东远眺,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。

(163字,作者:袁鹰,《颐和园》被选为小学语文四下习作例文)

拆解成句

    1. 走完长廊,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。
    2. 抬头一看,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,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。
    3. 那就是佛香阁。
    4.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,就是排云殿。
    1. 登上万寿山,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,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。
    2. 葱郁的树丛,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。
    3. 正前面,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,绿得像一块碧玉。
    4. 游船、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,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。
    5. 向东远眺,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  1. 叙述顺序:“移步换景”

仿写时要按照”来到山脚下→登上万寿山”这样的空间移动顺序来组织内容。不会写景,那就按照这个方式来写,“移步换景”,在两个地点站定,分别写出当时看到的。

  1. 万寿山脚下,抬头看

在万寿山下,我们跟着作者看到了佛香阁和排云殿。

  1. 万寿山上,向下望

先看到整体感觉,再具体写昆明湖,然后远眺城里的鼓楼与白塔。

  1. 隐约看到

在佛香阁前,天气好的时候的确可以隐约看到城楼和白塔,当然现在还可以看到北京城东边的北京第一高楼如“中国尊”。但看不到也没关系,我们可以想象看到城里的景物,“看到”颐和园、城楼,甚至“看见”自己的学校、家。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登万寿山

仿写二:用自己的话仿写在你家的近郊登山或其他景区游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