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段落深度仿写:梁衡写晋祠(2)
晋祠之美,在山美、树美、水美。
这里的山,巍巍的如一道屏障,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,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。春日黄花满山,径幽而香远;秋来,草木郁郁,天高而水清,无论何时拾级登山,探古洞,访亭阁,都情悦神爽。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,恰如淑女半遮琵琶,娇羞迷人。
这里的树,以古老苍劲见长。有两棵老树,一曰周柏,一曰唐槐。那周柏,树干劲直,树皮皱裂,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,偃卧于石阶旁,宛如老者说古;那唐槐,腰粗三围,苍枝屈虬,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,绿叶如盖,微风拂动,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。
这里的水,多、清、静、柔。在园内信步,那里一泓深潭,这里一条小渠。桥下有河,亭中有井,路边有溪,石间有细流脉脉,如线如缕;林中有碧波闪闪,如锦如缎。这么多的水,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,叮叮咚咚,只闻佩环齐鸣,却找不到一处泉眼,原来不是藏在殿下,就是隐于亭后。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,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: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!
(421字,作者:梁衡,《晋祠》,曾入选初中语文课本,有删节)
拆解成句
-
- 晋祠之美,在山美、树美、水美。
-
- 这里的山,巍巍的如一道屏障,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,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。
- 春日黄花满山,径幽而香远;秋来,草木郁郁,天高而水清,无论何时拾级登山,探古洞,访亭阁,都情悦神爽。
- 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,恰如淑女半遮琵琶,娇羞迷人。
-
- 这里的树,以古老苍劲见长。
- 有两棵老树,一曰周柏,一曰唐槐。
- 那周柏,树干劲直,树皮皱裂,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,偃卧于石阶旁,宛如老者说古;
- 那唐槐,腰粗三围,苍枝屈虬,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,绿叶如盖,微风拂动,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。
-
- 这里的水,多、清、静、柔。
- 在园内信步,那里一泓深潭,这里一条小渠。
- 桥下有河,亭中有井,路边有溪,石间有细流脉脉,如线如缕;林中有碧波闪闪,如锦如缎。
- 这么多的水,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,叮叮咚咚,只闻佩环齐鸣,却找不到一处泉眼,原来不是藏在殿下,就是隐于亭后。
- 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,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: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!
图解结构
仿写指导
- 总分结构:晋祠之美,在山美、树美、水美
“晋祠之美,在山美、树美、水美”总领全文,然后分别从山、树、水三个角度展开描写。《晋祠》这个段落中的文字并不适合仿写,但结构却是值得一再仿写的:“××之美,在××美、××美、××美”,明确分项描写对象。
- 总分结构:有两棵老树,一曰周柏,一曰唐槐。
先概括,“这里的树,以古老苍劲见长”,再举例,“有两棵老树,一曰周柏,一曰唐槐。”然后,先总写,再分写。
- 人人爱看“秘密”
“这么多的水,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,叮叮咚咚,只闻佩环齐鸣,却找不到一处泉眼,原来……”
仿写练习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晋祠的山、树、水
仿写二:用总分结构写你身边的一个公园或一处名胜古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