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段落深度仿写:村上春树写猫一
猫灵巧而睿智。看到陌生人就叫,这是狗的天性,但猫不是。猫以是否合自己的心意为选择的标准。而且很奇怪,它们似乎更愿意与那些被狗吠叫的人做朋友。我每每走夜路,都会被狗吠叫。
猫不会像狗那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。如果非要套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的话,往往是人服务于猫,而猫总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人类的服务。
(150字,村上春树《那些猫咪教会我的事儿》)
句子结构
-
- 猫灵巧而睿智。
- 看到陌生人就叫,这是狗的天性,但猫不是。
- 猫以是否合自己的心意为选择的标准。
- 而且很奇怪,它们似乎更愿意与那些被狗吠叫的人做朋友。
- 我每每走夜路,都会被狗吠叫。
- 猫不会像狗那样全心全意地为人类服务。
- 如果非要套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的话,往往是人服务于猫,而猫总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人类的服务。
图解结构
仿写说明
村上春树可能现在最知名的爱猫之人之一,同时他也总是自称自己有一种猫的性格。不同的人写猫的方式真是非常不同,村上春树的写法有着他散文的典型风格——自言自语。
- 把自己想法放到猫身上
村上春树自言自语的一个表现,就是把自己想法放在猫身上。他第一句就这么做了:“猫灵巧而睿智。”猫是不是真的睿智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的想法。你也可以模仿他的这种写法:“鹦鹉是一种极其有分寸的鸟。”
- 对比
“狗是……但猫不是……”人的大脑最容易通过对比来理解,一对比,我们很容易看到猫的特别。你可以仿写在动物园看到的:“(我们在动物园惊扰到动物)兔子总是撒腿就跑了,但松鼠不会,它会看你几眼,再慢慢躲进树后。””
- “我”
既然村上春树是自言自语,他就总是说起“我”:我每每走夜路,都会被狗吠叫。
- 过度思考
村上春树的散文往往会显得过度思考,这里他夸张地思考人与猫的关系:猫总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人类的服务。是啊,我们不是猫的主人,而是猫的“铲屎官”。
- 轻轻地自言自语
对坐着的几十个人演讲是一种语调,跟一个人聊天是一种语调,自言自语又是一种语调。村上春树的散文是放飞思维,不强调逻辑,但通常是轻轻地自言自语,更准确地说,心里默默说,但不好意思说出口。比如你可以仿写与养的小乌龟说话:“乌龟总给人一种慢悠悠的感觉,但其实它们是有点倔强的。我小时候养过一只巴西龟,它很小,在玻璃箱里面经常都找不到,但你碰它一下,它就缩进去好久好久。我也不知道它到底在想什么。不过现在想想,我当时也挺像它的。”
练习
尝试两种仿写: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村上春树对比猫与狗
仿写二:写你想到一个宠物,然后自言自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