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段落深度仿写:蒋勋写秋天三
我的窗户面向正东,早上起得早,可以看到日出。太阳从河对岸的山头升起,墨黑的天空拖着一带长长的彤云,红紫色。和傍晚的彩霞不同,没有那么多变化,但是,更明亮,更笃定,朝气蓬勃,是要宣告黎明的初始了。
入秋以后,日出的光偏斜了,从偏南的角度照射进室内。偏斜的光仿佛没有夏日那么急躁,一寸一寸在室内徘徊,移动得很慢。我看到早晨的光已经慢慢移到了窗外,就停了手中的笔,坐在窗台上看水。
(189字,作者:蒋勋,《秋天只是一个季节的名称》,略有改动)
句子结构
-
- 我的窗户面向正东,早上起得早,可以看到日出。
- 太阳从河对岸的山头升起,墨黑的天空拖着一带长长的彤云,红紫色。
- 和傍晚的彩霞不同,没有那么多变化,但是,更明亮,更笃定,朝气蓬勃,是要宣告黎明的初始了。
-
- 入秋以后,日出的光偏斜了,从偏南的角度照射进室内。
- 偏斜的光仿佛没有夏日那么急躁,一寸一寸在室内徘徊,移动得很慢。
- 我看到早晨的光已经慢慢移到了窗外,就停了手中的笔,坐在窗台上看水。
图解结构
仿写说明
直接写“我”经历的,用对比来更好地展示,最后引入一个动作。
- “我”/“我的窗户”
“我的窗户面向正东,早上起得早,可以看到日出。”直接交代地点,引导读者进入观察视角。仿写提示:我的窗户正对着街道,傍晚坐在桌前,能看到整条街道的灯光一点点亮起来。
- 色彩与感情
“墨黑的天空”、“长长的彤云”、“红紫色”,这些是颜色。“更明亮,更笃定,朝气蓬勃”,这些是感情。
- 对比
“入秋以后,日出的光偏斜了”,自然写出“秋天来了”的感觉。可仿写:雨下不再砸在窗上,而是悄悄地落在花盆的泥土里。妈妈还是说那些话,可声音慢了下来。
- 拟人
“仿佛没有夏日那么急躁,一寸一寸在室内徘徊”,急躁、徘徊都让光变成了人。可仿写:“风不像昨天那样横冲直撞”,“墙上的钟声似乎突然脚步重了,在屋子里着急地转圈。”
- 我的动作
“我停了手中的笔,坐在窗台上看水。”你融入了画面,读者也看到了。可仿写:“我放下了咖啡杯,与窗外的那棵树一起等。”“我停止了说话,我听见轻轻的鸟鸣。”“我加快了脚步,我只想尽快穿过这湿漉漉的梅雨季节。”
练习
尝试两种仿写: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秋天的日出
仿写二:写你自己窗前的日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