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gompertz/hockney_drawing_2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霍克尼作品描写(2)

我来到当地的树林,站在那里,盯着那些树。树干是棕色的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叶子是绿色的,小路则是泥土的颜色。我没有看到霍克尼画中迷幻的彩虹色,耳边却响起了他鼓励我的话语,要有耐心。

果然,当我注视着一棵树干粗大、表皮坚韧、姿态虬曲的老橡树,试图本着霍克尼画作的原则改变颜色时,一缕阳光漫过它扭曲的容貌。在我眼前,树皮从中褐色变成了焦橙色,继而变成了奇妙的青紫色!树叶也出现了类似的色彩觉醒,它们统一的绿色变成了暖黄色和银灰色,金色的小橡子如珠宝般在枝上闪闪发光。

小路仍是泥土的褐色,但当我全神贯注时,小路的纹理质感便开始显现出来。很快,我可以顺着路面看到许多种深浅不一的褐色阴影,起伏的路面上形成了红色、粉色和蓝色的光斑,将曾经灰暗的一团变成了复杂的图案,犹如古罗马别墅里的马赛克地板。

(大卫·霍克尼,《春日降临东约克郡的沃尔德盖特》,2011年)

(345字,作者:威尔·贡培兹,《大卫・霍克尼:凝视自然》(《改变艺术的31种凝视》)

拆解成句

    1. 我来到当地的树林,站在那里,盯着那些树。
    2. 树干是棕色的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    3. 叶子是绿色的,小路则是泥土的颜色。
    4. 我没有看到霍克尼画中迷幻的彩虹色,耳边却响起了他鼓励我的话语,要有耐心。
    1. 果然,当我注视着一棵树干粗大、表皮坚韧、姿态虬曲的老橡树,试图本着霍克尼画作的原则改变颜色时,一缕阳光漫过它扭曲的容貌。
    2. 在我眼前,树皮从中褐色变成了焦橙色,继而变成了奇妙的青紫色!
    3. 树叶也出现了类似的色彩觉醒,它们统一的绿色变成了暖黄色和银灰色,金色的小橡子如珠宝般在枝上闪闪发光。
    1. 小路仍是泥土的褐色,但当我全神贯注时,小路的纹理质感便开始显现出来。
    2. 很快,我可以顺着路面看到许多种深浅不一的褐色阴影,起伏的路面上形成了红色、粉色和蓝色的光斑,将曾经灰暗的一团变成了复杂的图案,犹如古罗马别墅里的马赛克地板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写一幅画的观察,是学习观察的捷径:你可以从各种角度反复、持续观察,而现实世界总是转瞬即逝;画面背后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,对同样的画面大小而言现实世界酝酿的信息量少得多;写完之后,名画通常有多位专家的观察记录可供对照学习,而现实世界很难有同样文章供对照。在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,就有了类似的课文《一幅名扬海外的画》,它介绍的是《清明上河图》。在这组仿写练习中,我们跟随《向艺术家一样思考》作者威尔·贡培兹观察塞尚、莫奈、霍克尼、郭熙(早春图)、尼尔等。

  1. 假若我们也亲身走入画中场景

假若我们也亲身走入画中场景,带着耐心与开放的眼光重新观看,那么我们也许就能像画家一样,发现那些平时视而不见的色彩与光影变化。我们不一定有机会走入完全相同的场景,但我们可以走入一个与画面类似的现实环境,在作文中,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看到的。

  1. 我没有看到,但我听到他的鼓励

“我没有看到霍克尼画中迷幻的彩虹色,耳边却响起了他鼓励我的话语,要有耐心。”

  1. 我看到了!

在这一刻,我们发现,艺术家没有哄骗我们的眼睛:“一缕阳光漫过它扭曲的容貌。在我眼前,树皮从中褐色变成了焦橙色,继而变成了奇妙的青紫色!树叶也出现了类似的色彩觉醒……”类似的情形可能发生在看童话故事,当我们放飞想象,我们也“听到”动物在说话。

  1. 再接着写我是如何看到的

“当我全神贯注时”,这样的表述提醒读者,深度观察需要投入和耐心。“小路的纹理质感开始显现”“光斑将灰暗变成复杂图案”,说明视觉注意力带来的发现。“犹如古罗马别墅里的马赛克地板”让那条原本普通甚至有些泥泞的小路,忽然变得有趣又迷人起来。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作者在画中场景的亲身观察

仿写二:请你尝试着走入公园的林间,作同样的观察,然后写下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