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hewei/hewei_city-14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何伟写江城(14)

我早上起得很早,然后用三四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写作。这是我一天中的英语时间,通常会在上午的十点或者十一点结束。为了清除脑子里的英语残渣,我会在公寓里再学上一个小时的汉语,学习的方式是看报或听磁带,然后再去叫“学生食家”的小面馆吃午饭。下午和晚上,我会去城里溜达,通常会跟朋友一起吃晚饭。我跟廖老师和她的丈夫一起吃过几次,跟孔老师也是,城里面也有好些人经常请我一起吃饭。

英语已经变成了我仅用于写作的语言,整整一个月,我嘴巴里说出来的全都是汉语。后来回首往事的时候,我才觉得那是我在中国过得最舒心的一段时间,因为我终于完全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,我终于完全地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节奏。整个寒假,我是城里面唯一的外国人,但我头一次不再觉得自己孤独。

几群当地的孩子经常会跑到我的公寓来玩,因为我的阳台上挂了几串节日彩灯,高居于乌江之上,在夜晚显得非常漂亮。有时候,十一岁的何丽会带着几个小女孩上来玩耍,她跟我同姓,常常叫我哥哥。有时候,一帮野孩子会跟在王雪松的后面跑到我的公寓来玩。王雪松刚好九岁,就住我对面。我很喜欢跟他说话,他会给我讲他在校园里遇到的事情,讲述他的校园生活,讲述他班上那个小胖墩的故事。小王很喜欢到我家来看电视、翻相册,还喜欢在阳台上对着下面的过路人大喊大叫。

(529字,作者:何伟(彼得·海斯勒,Peter Hessle),选自《江城》,为便于仿写有改动)

拆解成句

    1. 我早上起得很早,然后用三四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写作。
    2. 这是我一天中的英语时间,通常会在上午的十点或者十一点结束。
    3. 为了清除脑子里的英语残渣,我会在公寓里再学上一个小时的汉语,学习的方式是看报或听磁带,然后再去叫“学生食家”的小面馆吃午饭。
    4. 下午和晚上,我会去城里溜达,通常会跟朋友一起吃晚饭。
    5. 我跟廖老师和她的丈夫一起吃过几次,跟孔老师也是,城里面也有好些人经常请我一起吃饭。
    1. 英语已经变成了我仅用于写作的语言,整整一个月,我嘴巴里说出来的全都是汉语。
    2. 后来回首往事的时候,我才觉得那是我在中国过得最舒心的一段时间,因为我终于完全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,我终于完全地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节奏。
    3. 整个寒假,我是城里面唯一的外国人,但我头一次不再觉得自己孤独。
    1. 几群当地的孩子经常会跑到我的公寓来玩,因为我的阳台上挂了几串节日彩灯,高居于乌江之上,在夜晚显得非常漂亮。
    2. 有时候,十一岁的何丽会带着几个小女孩上来玩耍,她跟我同姓,常常叫我哥哥。
    3. 有时候,一帮野孩子会跟在王雪松的后面跑到我的公寓来玩。
    4. 王雪松刚好九岁,就住我对面。
    5. 我很喜欢跟他说话,他会给我讲他在校园里遇到的事情,讲述他的校园生活,讲述他班上那个小胖墩的故事。
    6. 小王很喜欢到我家来看电视、翻相册,还喜欢在阳台上对着下面的过路人大喊大叫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作家何伟写中国经历《江城》是非虚构写作的经典书籍。如果你读过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》,你也许还记得,在寒假,没回家的哈利波特和罗恩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。在这个段落中,何伟写道:“我头一次不再觉得自己孤独。”“那是我在中国过得最舒心的一段时间。”“我终于完全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。”

  1. 用日常作息描绘生活节奏

“我早上起得很早……然后用三四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写作”,用”早上—上午—下午—晚上”这样的时间线索来组织一天的生活,这为后文生活细节埋下基础。

  1. 通过语言切换体现文化融入

“英语已经变成了我仅用于写作的语言,整整一个月,我嘴巴里说出来的全都是汉语”,用语言使用的对比来展现融入程度。

  1. 直接写出我的感受

“后来回首往事的时候,我才觉得那是我在中国过得最舒心的一段时间,因为我终于完全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,我终于完全地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节奏。”

  1. 用生动场景结尾

何伟的家成了本地孩子们的乐园,这展现了他真的融入了当地的生活。用孩子的具体行为作为段落结尾,让文字有了画面感。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寒假生活

仿写二:写自己的一段寒假或暑假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