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liangheng/liangheng_jinci_3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梁衡写晋祠(3)

记得是春节,正月初一上午领着孩子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给邻居们拜年,然后回到家里,大约两个小时就写完稿子,誊清后寄走了。后来我也写过不少文章,但再没有像写《晋祠》那样轻松。有的文章要写几年、十几年。现在想来,是因为我对晋祠太熟悉。我的小学、中学阶段在太原度过,那时学校组织春游首选晋祠,已记不清去过多少次。

在一个少年眼中,周柏、唐槐这些苍老的大树,穿过千年留存下来的宫殿、木雕、泥塑、铁人等文物,有一种悠远、神秘、瑰丽的感觉。另外,走出四壁合围的教室,吹一吹田野的春风,心情豁然开朗。我现在还记得,春游归来的人们自行车上插一束山花,车铃叮当,一条花的河流。这就是我在文中的那句:“春日黄花满山,径幽而香远。”还有那光着头捧缽接水的小和尚、深水下根根可见的水草,永生难忘。

(335字,作者:梁衡,《梁衡:两小时写完的《晋祠》,是如何被选入语文课本的?》)

拆解成句

    1. 记得是春节,正月初一上午领着孩子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给邻居们拜年,然后回到家里,大约两个小时就写完稿子,誊清后寄走了。
    2. 后来我也写过不少文章,但再没有像写《晋祠》那样轻松。
    3. 有的文章要写几年、十几年。
    4. 现在想来,是因为我对晋祠太熟悉。
    5. 我的小学、中学阶段在太原度过,那时学校组织春游首选晋祠,已记不清去过多少次。
    1. 在一个少年眼中,周柏、唐槐这些苍老的大树,穿过千年留存下来的宫殿、木雕、泥塑、铁人等文物,有一种悠远、神秘、瑰丽的感觉。
    1. 另外,走出四壁合围的教室,吹一吹田野的春风,心情豁然开朗。
    2. 我现在还记得,春游归来的人们自行车上插一束山花,车铃叮当,一条花的河流。
    3. 这就是我在文中的那句:“春日黄花满山,径幽而香远。”
    4. 还有那光着头捧缽接水的小和尚、深水下根根可见的水草,永生难忘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这个段落是梁衡回忆如何写《晋祠》的片段。从中我们既可以了解这篇散文的背景,也可以学习如何写回忆。

  1. “记得是春节”

以具体时间和生活场景入手,显得亲切自然。

  1. 用对比突出特殊经历

“后来我也写过不少文章,但再没有像写《晋祠》那样轻松”用后来的困难衬托当初的顺利。

  1. 少年视角

“另外,走出四壁合围的教室,吹一吹田野的春风,心情豁然开朗。”

  1. 让人出现

“我现在还记得,春游归来的人们自行车上插一束山花,车铃叮当,一条花的河流。”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梁衡的回忆

仿写二:写一篇想象作文,想象张继写《枫桥夜泊》

说明:在完成练习后,可参阅《不朽的失眠》,为张晓风写张继与枫桥夜泊。

延伸阅读

两小时写完的《晋祠》,是如何被选入语文课本的?(节选)

作者:梁衡

《晋祠》一文是我第一篇入选中学课本的文章,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初中三年级上册。当年读书的孩子现在也该有50多岁了,忽忽不觉已快半个世纪,他们的孩子可能也学过这篇课文了。

……因为上了课本,我就被误以为是个老人。其实那一年我才36岁。当时这个年龄在学界算是很年轻的。两年后我考上中央党校的研究生,同班有一位县长,假期回家看见儿子正在读这篇课文,就说:“好好学,作者是我同学。”没想到儿子仰起头看了他足有好几秒钟,突然说:“这个人早死了吧?”

确实课文里的古人、死人太多。我偶尔收到读者来信也常被称作“老先生”。当时《人民日报》办的《新闻战线》向我约稿,却把稿子发在“与青年记者谈心”栏目里。18年后我调到人民日报社工作,正好分管这个杂志,他们一见这个当年的“老人”就哈哈大笑。在报社值夜班等稿子是最枯燥的时刻,大家就聊起当年怎样被老师逼着背课文《晋祠》,十分亲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