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hewei/hewei_city-7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何伟写江城(7)

两位辅导老师叫孔明和廖梅,我们对他们的称呼分别是孔老师和廖老师。他们两个人都在中文系教书,都不会说英语。

孔老师身材矮小,戴着一副眼镜,浑身散发出宏声香烟的气味。他三十二岁,教授中国古代文学。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来看,他略显肥胖,可按照美国人的标准,他有些瘦小。他很和善,笑脸常在。

廖老师是个非常精瘦的女子,留着一头长发,举止十分文静。她二十七岁,教授现代汉语。她没有孔老师那么爱笑。

(195字,作者:何伟(彼得·海斯勒,Peter Hessle),选自《江城》,为便于仿写有改动)

拆解成句

    1. 两位辅导老师叫孔明和廖梅,我们对他们的称呼分别是孔老师和廖老师。
    2. 他们两个人都在中文系教书,都不会说英语。
    1. 孔老师身材矮小,戴着一副眼镜,浑身散发出宏声香烟的气味。
    2. 他三十二岁,教授中国古代文学。
    3. 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来看,他略显肥胖,可按照美国人的标准,他有些瘦小。
    4. 他很和善,笑脸常在。
    1. 廖老师是个非常精瘦的女子,留着一头长发,举止十分文静。
    2. 她二十七岁,教授现代汉语。
    3. 她没有孔老师那么爱笑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作家何伟写中国经历《江城》是非虚构写作的经典书籍。在这一段落中,何伟开始学中文,他有两个来自中文系的辅导老师:孔老师与廖老师。

  1. 用对比介绍两个人物

先总体介绍两人的共同点,再分别详写各自特点,形成鲜明对比。

  1. 写人物时,少写外貌

中小学生在写作文时,会不自觉地将初学作文时写外貌的经验延续过久。实际上,作文中,应当少写外貌。在这个段落中,两位老师的外貌描写均只有小半句:孔老师身材矮小,戴着一副眼镜;廖老师是个非常精瘦的女子,留着一头长发。

  1. 补充必要的解释

“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来看,他略显肥胖,可按照美国人的标准,他有些瘦小。”何伟是用英文写的《江城》,他的目标读者也是美国的读英文的读者,因此他加上了这样的解释。正如在这本书开头,他这样补充解释:涪陵约有二十万人口,根据中国的标准,这是一座小城市。

  1. 写“我”对人物性格的主观感受

“他很和善,笑脸常在。”“她没有孔老师那么爱笑。”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孔老师与廖老师

仿写二:用类似的方式,写自己的两位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