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yuqiuyu/yuqiuyu_dujiangyan_1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余秋雨写都江堰(1)

一位年迈的老祖宗,没有成为挂在墙上的画像,没有成为写在书里的回忆,而是直到今天还在给后代挑水、送饭,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?

一匹千年前的骏马,没有成为泥土间的化石,没有成为古墓里的雕塑,而是直到今天还踯躅在家园四周的高坡上,守护着每一个清晨和夜晚,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?

当然无法相信。但是,由此出现了极其相似的第三个问题——

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,没有成为西风残照下的废墟,没有成为考古学家们的难题,而是直到今天还一直执掌着亿万人的生计,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?

仍然无法相信,但它真的出现了。

它就是都江堰。

这是一个不大的工程,但我敢说,把它放在全人类文明奇迹的第一线,也毫无愧色。

(300字,作者:余秋雨,《都江堰》)

拆解成句

    1. 一位年迈的老祖宗,没有成为挂在墙上的画像,没有成为写在书里的回忆,而是直到今天还在给后代挑水、送饭,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?
    2. 一匹千年前的骏马,没有成为泥土间的化石,没有成为古墓里的雕塑,而是直到今天还踯躅在家园四周的高坡上,守护着每一个清晨和夜晚,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?
    3. 当然无法相信。
    1. 但是,由此出现了极其相似的第三个问题——
    2. 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,没有成为西风残照下的废墟,没有成为考古学家们的难题,而是直到今天还一直执掌着亿万人的生计,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?
    3. 仍然无法相信,但它真的出现了。
    4. 它就是都江堰。
    5. 这是一个不大的工程,但我敢说,把它放在全人类文明奇迹的第一线,也毫无愧色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如何激发人们对都江堰的兴趣?如何把都江堰写得有历史厚重感?余秋雨用他独特的方式写过都江堰。他还写过很多地方,如果我们要写的名胜景点他恰好写过,那你可以在自己写完之后再特意看看他写的,看看他是如何“夸张”的。

  1. 排比式设问,制造悬念

开头提出三个看似荒诞的问题(老祖宗、骏马、水利工程),不断重复“你相信吗?”,制造悬念,激发读者好奇心。

  1. 设想与真实

前两个例子(老祖宗、骏马)都是虚构设问,为引出第三个“真实奇迹”——都江堰作铺垫。

  1. “当然无法相信。”

“当然无法相信”既回应设问,又承接下文,使读者在逻辑上逐步接受“看似不可能”的事实。

  1. 欲扬先抑,宏大定调

“这是一个不大的工程,但我敢说,把它放在全人类文明奇迹的第一线,也毫无愧色。”我们不一定敢自己这么定调,但不妨引用已有的。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余秋雨写都江堰

仿写二:用类似结构写人工智能,先做两个虚构设问,然后再真实设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