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33式骨架:中小学生作文结构三段式

中小学生作文的要求通常是撰写 600 ~ 1000 字的文章,简单起见,可以采用“作文结构三段式”(可简化说成是“33式”)的基础骨架。即,

  • 通常作文由三大部分组成:开头-主体-结尾。
  • 主体部分有分成三个场景:场景一、场景二、场景三。

主体部分还可以是三个事件(写故事)、三个特性(说明文)三个论点(议论文)等。

通常,这样的文章可以划分成五到七段。33式结构可以图示如下:

第一段:开头。记叙文交代人物、背景信息。说明文交代要介绍的物品。议论文则是提出问题。

之后的三段是作文的主体部分,以记叙文为例,分别是三个场景:

第二段:场景一。

第三段:场景二。

第四段:场景三。

第五段是结尾。比如记叙文的结尾应是全文的精神主题的升华。

议论文,中间的三段则是三个子观点,由这些子观点可以最终推导到结论,为第五段。

说明文,中间的三段则是所介绍物品的三个方面的特性。

你可以进一步拆分细化:一生三,三生万物

分三大部分、具体写三个场景能够写出合格的做法,但如果你要把作文写得更好怎么办?

你或许会想,我可以增加更多场景,比如写五个场景。但是,简单地增加场景只会让文章变得松散。更好的做法是,将每个子场景再拆解为三个细节。同时,每个场景、每个细节你可以采用各种描写手法,让文章变得丰富、多样。

33式结构可以和更高阶技巧结合:如何讲好故事?

以讲述一件事的作文为例,中间的三个场景则是分别对应一个故事的“起因”、“经过”、“结果”。那么,如何把故事讲得更好呢?你就需要采用更高阶的结构了。

如果你写的是叙事散文,你可以采用所谓万画结构中的“引、细、思”来写分别写这三个场景:

  • 第一个场景是设置故事发生的背景、引出人物与事件;

  • 第二个场景是详尽的细节描写,描绘最关键的事件;

  • 第三个场景是主人公的反思(通常也就是文章的作者),并采取行动、取得胜利。

如果你要写一个打动人心的、跌宕起伏的故事。你可以考虑电影常见的三幕结构:第一幕设定-第二幕冲突-第三幕解决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,设置重重障碍,让主人公克服障碍取得小胜利,然后突然遭遇大挫折,最后再绝地反击。这就是所谓“逆袭”的故事架构。

比你让主人公直接取得胜利,这种结构更符合实际情况,也更符合人内心的实际感受。在我们的方法论中,我们把这个叫“三幕冲突故事模板”:

  • 第一幕:设定(激发-拒斥-启动)

  • 第二幕:冲突

    • 第二幕上(阻碍-努力-结果)
    • 第二幕下(意外-危机)
  • 第三幕:解决(转机-胜利)

如果你熟悉麦基的故事方法论,你会知道,三幕结构不是模板,它是主角在情境中做出选择的轨迹,是情节服务于人性的过程。

33式结构可以和更高阶技巧结合:如何更好地论述?

33式结构略加微调也可以和论述结构结合。通常人们会认为,写作一篇议论文的典型结构是:提出问题,进行论证,给出结论。但正如芭芭拉·明托和众多专业人士反复强调的,更有力的论证结构是:提出问题,给出结论,提供支撑(进行论证)。这就是典型的遵循金字塔原理的议论文写作方法。它的结构是:

  • 导论:摆出问题
  • 结论:鲜明地给出结论
  • 论证:给出三个子观点及其论据与论证

在设计整体框架时,我们要确保由三个子观点能够支撑结论。另外,导论部分,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来提出问题:背景,冲突,疑问,回答。

掌握33式,让作文立起来

如果将作文看成一头牛的话,结构就是牛的骨架,是它让牛立起来。总之,只要掌握了整体三大部分、核心三个场景,你就可以轻松建立作文的结构,然后展开自己的写作才华,写出好作文。

Last updated 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