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段落深度仿写:朱自清写春天三
春天雨是最寻常的,一下就是三两天。可别恼。看,像牛毛,像花针,像细丝,密密地斜织着,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。树叶子却绿得发亮,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。傍晚时候,上灯了,一点点黄晕的光,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。小路上,石桥边,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。
(81字,作者:朱自清,有修改,开头增加春天二字,最后两句有调整)
句子结构
-
-
春天雨是最寻常的,一下就是三两天。
-
可别恼。看,像牛毛,像花针,像细丝,密密地斜织着,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。
-
树叶子却绿得发亮,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。
-
傍晚时候,上灯了,一点点黄晕的光,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。
-
小路上,石桥边,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。
-
图解结构
仿写说明
- 如何写细雨
用比喻展开,写春雨“像牛毛,像花针,像细丝”。仿写夏天的暴雨:“像爆米花炸开,像锣鼓一起敲响,像千军万马奔腾落地。”
- 景物细节的对比
远处的“屋顶上一层薄烟”,与近处的“树叶绿得发亮”“小草青得逼你眼”形成对比。
- 自然过渡到新场景(傍晚)
仿写:“天色暗了下来,街角的路灯亮了,对面楼窗里陆续亮起灯来。”
- 引入人物与人文
“牛背上牧童的短笛”,“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”,都是在自然画面中引入人物,有人的画面才好看。
练习
尝试两种仿写: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春雨
仿写二:按照你现在所处的实际天气,进行仿写
特别练习:人文
没有人的画面,是没法打动人的。你可以这么做:
- 让人物“路过”画面,给静态的画面添一丝动态;
- 通过人物动作烘托氛围,让环境有了人物的感情;
- 引入人与景的互动,唤起读者共鸣,读者自然地把自己代入其中。
示例一:夜晚归来,小区深夜的运动场
夜已经很深了,我走进小区,脚步慢下来。突然我发现,运动场那边还有人,一圈橘黄的灯光下,一个男孩正孤零零地绕着跑圈。我也不由得加快脚步。
示例二:早晨早起赶火车
早起去赶7点的高铁,出小区时天是黑的,街边的路灯是冷的。过了路口看到地铁站,入口处灯光很明亮,背双肩包可能是上班的男人脚步匆匆,一身运动感觉的女孩可能是刚晨跑完,快步走了进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