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保持比例均衡的感觉

文思写作技巧 008

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中小学作文假如写五段的话,中间三段应该大体长度相同,第一段与最后一段略短。对比而言,在读书时候,我们经常看到书中段落有长有短。但是,如果你观察一下,你会发现,那些你读起来很流畅的书段落也是均衡的。

“保持比例均衡的感觉”,是认知写作学家斯蒂芬·平克在《风格感觉:21世纪写作指南》中给出的最重要的写作建议之一。保持比例均衡,不仅帮助了读者,也会让写作变得简单。

skills/balance.png

中小学作文的比例均衡

中小学作文是一种写作训练,就指定的主题,快速、高质量地写出一篇作文,通常每篇作文都是为了训练特定的科目:比如写人物、写故事、阐述观点。在长达十多年的作文训练中,如果你始终采用类似的结构,就可以更聚焦于训练科目。

通常来说,中小学中文可采用五段式,它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议论文:

第一段(开头)

第二~四段:(展开)

第五段:(结尾)

个别情况下,结尾可能会在分成两个较小的段落。以记叙文为例,第五段为事件的结局。第六段为作者的感悟与升华。以议论文为例,第二~四段为三个支持性的论点,而第五段对可能的反驳做出回应、强化自己的论证,第六段则是再次强调结论。

在这种设定之下,保持比例均衡的感觉就可以更为具体的运用:

  • 第一、五段较短,因为开头要快速进入主题,结尾要有力。
  • 第二~四段应该是大体上长度相当,但比第一、五段要长一些。

以中考通常要求的不少于600字作文为例,通常多数考生都会写650-700字,即400页(20x20)文稿纸两页。通常,一个保持比例均衡的作文是:

  • 第一段:3~4行
  • 第二段:7~8行
  • 第三段:7~8行
  • 第四段:7~8行
  • 第五段:3~4行

(加上标题,总计约33行)

特别提醒一下,这里的行数是日常练习所用的 20x20 作文纸,考场作文的作文纸各地有很大的不同,有 22x23 等多种规格。

当然,事事无绝对,有的优秀作文会写到七到八段。

以如下这篇满分作文(心中的那个刺,2025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二模作文)为例,该作文写了九段。但细看该作文可以看到,第二三段、第四五段、第七八段这两两段落实际上写的是一个事件片段,该同学为了保持段落比例的均衡,进行了分段。这样,她灵活运用了“保持比例均衡的感觉”的原则,让作文在阅卷老师一眼看上去时是均衡的。

心中的那个刺

如何做到比例均衡

  1. 把“比例平衡的感觉”当作首要原则。

无论是叙事还是论证,一篇好文章首先要“看起来是好的”——结构匀称、段落均衡,才让读者愿意读下去。同时一般来说,越实用的文章,越要比例均衡。

  1. 反复练习同样的结构。

不要认为结构限制了你,结构其实像画的画框——世界上绝大部分名画都是矩形画框,艺术家在画框内创作。反复训练统一的作文结构,可以让你专注于内容本身。熟练掌握五段式结构,可以让你更专注于打磨作文的主旨、选材与表达。

  1. 写大纲就是安排比例。

列提纲不仅是确定内容逻辑,也是规划整体上哪部分写多、哪部分写少。如果在大纲阶段就发现某一部分内容远多于其他部分,就可以及时拆分、调整大纲,让作文保持整体均衡。

  1. 内容不平衡时,用分段来弥补。

如果某部分内容略多,可适当分段,让整篇文章在视觉上依然“看起来匀称”,至少做到视觉上的均衡。在语义上,两个段落还是表达同一个意思。有时,拆分出小段落也可起到强调的作用(把重要信息放在一段开头),也有助于调节阅读节奏(用甚至仅有一句的短段落来打破密集的文字,使文章更具节奏感)。

资料来源

平克, S. (2018). 风格感觉: 21世纪写作指南 (王烁 & 王佩, 译; 阳志平, 审校). 机械工业出版社.

说明:平克在讨论“保持比例均衡的感觉”这一写作原则时,主要是讨论论证的正反观点的平衡,“如果读者只花了一成的时间来了解为什么某个主张是个好主意,整整九成时间都在了解为什么它是一个坏主意(作者则一直坚持它真的是个好主意),那么读者心头留下的印象将与作者的原意偏离得越来越远。作者接下来必须努力最小化自己刚才所言的影响,但是那样只会引起读者的怀疑。”但如我们所见,这个原则是可以推而广之的,比例平衡的文章,才是好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