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sanmao/sanmao_mam_2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三毛写盼望(2)

于是才突然发现原来妈妈也有同学,那么她必然是上过学的啰!后来就问母亲,问念过什么书。说高中毕业就结了婚。看过《红楼梦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七侠五义》、《傲慢与偏见》、《咆哮山庄》……在学校母亲打蓝球校队,打的是后卫。听见母亲说这些话,看过我也正开始在看的书,禁不住深深的看了她一眼,觉得这些事情从她口里讲出来那么不真实。生活中的母亲跟小说和蓝球一点关系也没有。

母亲收到同学会举办的郊游活动通知单之后,好似快活了一些,平日话也多了,还翻出珍藏的有限几张照片给我们小孩子看,指着一群穿着短襟白上衣、黑褶裙子的中古女人装扮的同学群,说里面的一个就是十八岁时的她。其中一张小照,三个女子坐在高高的水塔上,母亲的裙子被风卷起了一角,头发也往同一个方向飘扬着。

(字,作者:三毛,《每个母亲都曾经是15岁少女》)

拆解成句

  1. 于是才突然发现原来妈妈也有同学,那么她必然是上过学的啰!
  2. 后来就问母亲,问念过什么书。
  3. 说高中毕业就结了婚。看过《红楼梦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七侠五义》、《傲慢与偏见》、《咆哮山庄》……
  4. 在学校母亲打蓝球校队,打的是后卫。
  5. 听见母亲说这些话,看过我也正开始在看的书,禁不住深深的看了她一眼,觉得这些事情从她口里讲出来那么不真实。
  6. 生活中的母亲跟小说和蓝球一点关系也没有。
  7. 母亲收到同学会举办的郊游活动通知单之后,好似快活了一些,平日话也多了。
  8. 还翻出珍藏的有限几张照片给我们小孩子看,指着一群穿着短襟白上衣、黑褶裙子的中古女人装扮的同学群,说里面的一个就是十八岁时的她。
  9. 其中一张小照,三个女子坐在高高的水塔上,母亲的裙子被风卷起了一角,头发也往同一个方向飘扬着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三毛的《每个母亲都曾经是15岁少女》,写了妈妈参加参加同学会的故事,这是第二个段落。用五事件模板来进行分析,这里是发展事件,原来妈妈曾是15岁少女。我们未再选择后续的事件,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阅读这篇文章全文。后续的危机事件是,快赶不上车了;高潮事件是,车开走了,我们大声叫喊;结局事件是,妈妈说,我们回家吧。

  1. 以发现视角揭示人物过去

“原来妈妈也有同学”“她必然是上过学的啰!”以“我”的惊讶切入,制造童年认知的转折感。

  1. “日常母亲”对比“过往少女”,制造不真实感

“生活中的母亲和小说、篮球一点关系也没有”,强化角色的双面性。

  1. 定格画面:三个坐在水塔上的女孩

三个女子坐在高高的水塔上,“母亲的裙子被风卷起”“头发往一个方向飘扬”,描绘出母亲年轻时的灵动瞬间。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了解到妈妈的学生时代

仿写二:用第三人称写三毛妈妈的学生时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