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jiangxun/qiu1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蒋勋写秋天一

蝉不停叫啊叫啊,拖着长长的声音的尾巴,声音越来越弱,季节就逐渐入秋了。

城市里的人感觉不到秋天已经来了。城市里的人过中秋节,打着赤膊,穿无袖麻纱背心,吹着风扇冷气,一口一口吃月饼,一面抱怨:热死人了。推开窗,行道树的叶子绿浓浓的,一片也没有掉。

秋天在哪里?城市里的人觉得:秋天只是一个季节的名称,没有具体的内容。

但是,秋天真的来了。

(171字,作者:蒋勋,《秋天只是一个季节的名称》,略有改动)

句子结构

    1. 蝉不停叫啊叫啊,拖着长长的声音的尾巴,声音越来越弱,季节就逐渐入秋了。
    1. 城市里的人感觉不到秋天已经来了。
    2. 城市里的人过中秋节,打着赤膊,穿无袖麻纱背心,吹着风扇冷气,一口一口吃月饼,一面抱怨:热死人了。
    3. 推开窗,行道树的叶子绿浓浓的,一片也没有掉。
    4. 秋天在哪里?城市里的人觉得:秋天只是一个季节的名称,没有具体的内容。
    5. 但是,秋天真的来了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说明

在城市里的人,怎么写秋天?你看不到金黄的麦浪、挂满树的果子,而等你看到落叶时,已经进入了深秋。你看看试着看看蒋勋如何写秋天。

  1. 反着写“秋天来了”

蝉声渐弱、树叶还绿、天气还热,都是“秋天不明显”但是秋天来了的细节。仿写提示,比如写冬天可以说“中午的太阳还晒得人出汗”。

  1. 用“城市人”作为主语

先把我放一边,用“城市人”一般地说。

  1. 细节生活描写

“吃月饼却喊热”、“绿浓浓的树叶一片没掉”,营造反差画面。

  1. 回到词语与语文

“秋天只是一个季节的名称,没有具体的内容。”仿写提示,你可以说,看到的风景像一首诗、一篇散文、一支爵士乐、一曲摇滚。

练习

尝试两种仿写: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秋天

仿写二:用对比的手法写你现在所处的实际季节

参照阅读:林清玄写秋天

生活在都市的人,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。

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,看到满地野花怒放,而嗅到春风的讯息;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,看挥扇乘凉的老人,感受到夏夜的乐趣;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,做最后一次出海的航行捕鱼,而知道秋季将尽。

都市就是这样的,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,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,几疑是秋天;冬寒的时候,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,还以为春天正盛。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、迷失了,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,因为在都市里的工作是没有季节的。

前几天,一位朋友来访,兴冲冲的告诉我:“秋天到了,你知不知道?”他突来的问话使我大吃一惊,后来打听清楚,才知道他秋天的讯息来自市场,他到市场去买菜,看到市场里的蟹儿全黄了,才惊觉到秋天已至,不禁令我哑然失笑;对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的鸭子来说,要是知道人是从市场知道秋天,恐怕也要笑吧。

(林清玄《秋声一片》片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