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段落深度仿写:黑泽明写友情(1)
想起要写小学时代的植草和我,不知什么缘故,只能回想起仿佛风景画中小小的点景人物似的我俩。比如,校园里随风摇曳、花萼累累的藤萝架下的我俩,站在大榉树下面、用钉子把参拜者上供用的稻草人钉在大树上的我俩,如此等等。风景和环境都能比较鲜明地回忆起来,然而我们俩人,只不过是记忆中的剪影而已。
(141字,作者:黑泽明,《灿烂花开向阳处》)
拆解成句
- 想起要写小学时代的植草和我,不知什么缘故,只能回想起仿佛风景画中小小的点景人物似的我俩。
- 比如,校园里随风摇曳、花萼累累的藤萝架下的我俩,站在大榉树下面、用钉子把参拜者上供用的稻草人钉在大树上的我俩,如此等等。
- 风景和环境都能比较鲜明地回忆起来,然而我们俩人,只不过是记忆中的剪影而已。
图解结构
仿写指导
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回忆小学时代同伴植草的文章《灿烂花开向阳处》,最吸引人的是开头他绘制的画面:能记得起风景与环境,我们俩却像剪影。为什么被吸引?因为我们多数人关于儿时的记忆都是这样!
- 以“风景画中的人物”作比喻
“风景画中小小的点景人物”,形象地说明了记忆中人物的模糊状态。比起很多人常用的”老照片中泛黄的背影”,这个比喻要高明得多。
- 列举典型画面
“比如”引导两个具体场景,将能想起来的风景和环境具体化。
仿写练习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黑泽明回忆少年玩伴
仿写二:尝试着用“风景画中的人物”比喻来回忆你的一个少年玩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