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金刚糖模型

语文名师邵鑫根据林清玄《金刚糖》总结了叙事散文的“金刚糖”结构:

  • 看到 A(事物/场景)

  • 想起 B(经历/情感)

  • 产生 C(感情/思考)

如下图所示:

看到 A:

路过乡间小镇,走过一家杂货铺,忽然一幅了解的印象招引了我。杂货铺的玻璃柜上摆了一个大玻璃瓶,瓶中满满的糖块,红,绿、白相间,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是“金含”!我简直跳了起来。

产生 C:

可见美好并不是一种寻求,而是一种对现状的满意。

linqingxuan/jingangtang.png

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深入拆解,看到文中的每一个细节:

allo/mailang.png

又到麦浪翻滚时

作者:周霞

  • 看到 A:在当下看到以前的场景:麦浪翻滚

  • 想起 B:回想起过去的经历和情感:辛苦劳作,纯朴情感

  • 产生 C:抒发当下的情感和思考:精神的孤独

精彩摘录:

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,我们全家收割麦子,虽然天色暗了些,也有露水,但不用受曝晒之苦,那时的我还不懂稼穑的辛苦,休息时,还有闲情望望皓月,和家人不停地说笑着,觉得是一种乐事。割麦子,要是谁落下了太远,前面的人就会接趟子,这样,有人帮忙,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。等到都割完长长的一垄,全家人再齐头并进,累了,就直起腰,抹抹汗,甩甩手,再埋头继续干。天气再热也要穿长袖衣裳,不然,尖尖的麦芒会扎得生疼,脚上穿着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,倒是不再怕麦茬刺破脚。

dinglimei/mailang_gungun.png

丁立梅:麦浪滚滚

丁立梅在中间写了一个寻访的故事。

精彩摘录:

有妇人经过,好奇问,做什么呢?我们答,来看麦子的呢。

哦,今年的麦子不好,她说。脸上的表情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我们心里倒是一怔,赶忙跑下桥去看麦子。几块麦地里,麦子倒伏许多,像遭了劫。突然联想到前几日刮的那场大风,横扫天地的架势,麦子们如何能承载。

Last updated 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