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xiaohong/xiaohong_yuanzi_1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萧红写祖父的园子(1)

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,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。祖父戴一顶大草帽,我戴一顶小草帽;祖父栽花,我就栽花;祖父拔草,我就拔草。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,我就在后边,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。事实上,只是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。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,反而把它踢飞了。

祖父铲地,我也铲地。因为我太小,拿不动锄头杆,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,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“头”来铲。事实上哪里是铲,只是是伏在地上,用锄头乱钩一阵。我认不得哪个是苗,哪个是草,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,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。

(240字,作者:萧红,《祖父的园子》)

拆解成句

    1.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,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。
    2.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,我戴一顶小草帽;祖父栽花,我就栽花;祖父拔草,我就拔草。
    3.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,我就在后边,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。
    4. 事实上,只是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。
    5.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,反而把它踢飞了。
    1. 祖父铲地,我也铲地。
    2. 因为我太小,拿不动锄头杆,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,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“头”来铲。
    3. 事实上哪里是铲,只是是伏在地上,用锄头乱钩一阵。
    4.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,哪个是草,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,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萧红的《祖父的园子》有着儿童般的质朴文字,但并不容易仿写,因为彻底回到小孩子的角色、语言、心态去,是很困难的。我们可以主要从欣赏的角度来尝试着借鉴。

  1. 对比式的叙述结构

“祖父戴一顶大草帽,我戴一顶小草帽;祖父栽花,我就栽花;祖父拔草,我就拔草。”

  1. 详写种菜,注意其中反差形成的童趣

“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,我就在后边,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。事实上,只是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。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,反而把它踢飞了。”

  1. 详写铲地,注意其中反差形成的童趣

“我认不得哪个是苗,哪个是草,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,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。”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《祖父的园子》这一段落

仿写二:写自己与祖父母一起,写自己模仿他们劳作的情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