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hewei/hewei_city-9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何伟写江城(9)

比赛过后几天,我跟廖老师上辅导课,刚一开始她就笑了起来。

“我在系里的公示牌上看到,你在涪陵的长跑比赛中获胜了!”她说道,“我从来没有听你说过——你咋没有跟我说起过呢?”

“不是什么大事,”我回答道,“实际上,我跑得不算太快。”

“不,很快!”她说。因为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假谦虚了一番,这令她愈加高兴。“这是场大赛——就整个涪陵而言,你是跑得最快的人哦!”

“也许还有比我更好的运动员没有参加吧,”我说道,“你知道,王军霞就比我跑得快。”

王军霞是中国的女子长跑运动员,最近刚刚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了金牌和银牌,引述这样的事例让廖老师越发欣喜不已。她把我又夸奖了一番,接着我们就转到如何道别那一章学习起来。或许是我的表现超乎寻常地好,又或许是她的心绪特别宽容;总之那一天她一句“不对”也没有提过。

(354字,作者:何伟(彼得·海斯勒,Peter Hessle),选自《江城》,为便于仿写有改动)

拆解成句

    1. 比赛过后几天,我跟廖老师上辅导课,刚一开始她就笑了起来。
    2. “我在系里的公示牌上看到,你在涪陵的长跑比赛中获胜了!”
    3. 她说道,“我从来没有听你说过——你咋没有跟我说起过呢?”
    4. “不是什么大事,”我回答道,“实际上,我跑得不算太快。”
    5. “不,很快!”她说。
    1. 因为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假谦虚了一番,这令她愈加高兴。
    2. “这是场大赛——就整个涪陵而言,你是跑得最快的人哦!”
    3. “也许还有比我更好的运动员没有参加吧,”我说道,“你知道,王军霞就比我跑得快。”
    4. 王军霞是中国的女子长跑运动员,最近刚刚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了金牌和银牌,引述这样的事例让廖老师越发欣喜不已。
    1. 她把我又夸奖了一番,接着我们就转到如何道别那一章学习起来。
    2. 或许是我的表现超乎寻常地好,又或许是她的心绪特别宽容;总之那一天她一句“不对”也没有提过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作家何伟写中国经历《江城》是非虚构写作的经典书籍。这一段落,他得到了不苟言笑的、总是批评“不对”的廖老师的夸奖,在回忆这段经历时,何伟实际上在写东西方文化的差异。

  1. 用对话推进情节

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来展开故事,让读者在对话中了解事件经过。这个事件本身,实际上就是对话。

  1. 运用文化差异制造趣味

在对话中,反应了中西文化中对”谦虚”观念的认识差异。

  1. 通过“我”的自我调侃,体现文化错位感

“你知道,王军霞就比我跑得快”是“我”用极端例子化解赞美的方式。在这个对话中,我们能够感受到,何伟似乎变成了一个“中国人”,而他想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,他学会了“中国式思维”。

  1. 写出轻松幽默的感觉

“或许是我的表现超乎寻常地好,又或许是她的心绪特别宽容;总之那一天她一句‘不对’也没有提过。”整个段落用轻松的笔调处理一件小事,你在仿写时可以尝试这种叙述风格,让平常事变得有趣。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跟着廖老师学汉语

仿写二:写自己的一次轻松愉快的学习经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