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liuliangcheng/liuliangcheng_smile_1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刘亮程写野花(1)

我一回头,身后的草全开花了。一大片,像谁说了一个笑话,把一滩草惹笑了。我正躺在土坡上想事情。是否我想的事情——一个人头脑中的奇怪想法——让草觉得好笑,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。有的哈哈大笑,有的半掩芳唇,忍俊不禁。靠近我身边的两朵,一朵面朝我,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,似有吟吟笑声入耳。另一朵则扭头掩面,仍不能遮住笑颜。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。先是微笑,继而哈哈大笑。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,一个人笑出声来。

(197字,作者:刘亮程,《对一朵花微笑》)

句子结构

  1. 我一回头,身后的草全开花了。
  2. 一大片,像谁说了一个笑话,把一滩草惹笑了。
  3. 我正躺在土坡上想事情。
  4. 是否我想的事情——一个人头脑中的奇怪想法——让草觉得好笑,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。
  5. 有的哈哈大笑,有的半掩芳唇,忍俊不禁。
  6. 靠近我身边的两朵,一朵面朝我,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,似有吟吟笑声入耳。
  7. 另一朵则扭头掩面,仍不能遮住笑颜。
  8. 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。
  9. 先是微笑,继而哈哈大笑。
  10.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,一个人笑出声来。

图解结构

仿写说明

  1. 运用回头转身的视角转换

“我一回头,身后的草全开花了”,通过”回头”这个动作实现视角转换,营造出意外发现的惊喜感。仿写时可以用类似的身体动作来切换视角,如”我抬起头""我转过身""我走近一看”等,让读者跟随你的视线发现新的景象。

  1. 用比喻统领整个画面

“像谁说了一个笑话,把一滩草惹笑了”,一个生动的比喻统领了整段文字的基调。仿写时要找到一个核心比喻,让后面的描写都围绕这个比喻展开,形成统一的意境和氛围。

  1. 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

先写”一大片”的整体印象,再聚焦到”靠近我身边的两朵”具体花朵。这种由远及近、由面到点的观察顺序符合人的视觉习惯,让描写更有层次感和真实感。

  1. 赋予静物以人的情态

将草花描写成”哈哈大笑""半掩芳唇""扭头掩面”等人的动作神态,让静态的自然景物充满生命力。仿写时可以大胆地把动物、植物、器物等写成有情感的”人”。

  1. 营造人与自然的情感呼应

从草花的”笑”引发”我”的笑,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和呼应。仿写时要注意建立人与外物之间的情感联系,让外在景物的状态与内心情感相互映照。

  1. 用独特体验作为段落收尾

“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,一个人笑出声来”,点出这次经历的特殊意义。仿写时可以在段落结尾加上类似的感悟,强调这次体验的独特性或重要性,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。

练习

尝试两种仿写: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

仿写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