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shengcongwen/sheng_labazhou_1.png

段落深度仿写:沈从文写腊八粥(1)

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,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,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,提到腊八粥,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。把小米、饭豆、枣、栗、白糖、花生仁合拢来,糊糊涂涂煮成一锅,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,单看它那叹气样儿,闻闻那种香味,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,何况是,大碗大碗地装着,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!

(160字,作者:沈从文,《腊八粥》)

拆解成句

    1.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,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,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,提到腊八粥,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。
    2. 把小米、饭豆、枣、栗、白糖、花生仁合拢来,糊糊涂涂煮成一锅,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。
    3. 单看它那叹气样儿,闻闻那种香味,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,何况是,大碗大碗地装着,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!

图解结构

仿写指导

  1. 排比结构与“小孩子”“大孩子”“老孩子”

从”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”到”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”,按年龄顺序排列,形成递进式排比。在仿写时,你可以选择一个食品或游戏,用不同年龄段的人来展现它广受欢迎。

  1. 巧用拟人化的生动描写

“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”,将腊八粥拟人化,让食物仿佛有了情绪,增强趣味性。仿写时你也可以将食物赋予人的动作,使描写更生动。“叹气”是这段腊八粥描写的亮点,跳脱出出常规的写法。

  1. 极力渲染食物的诱惑力

先以“叹气样儿”和“香味”引发味觉想象,夸张地说“咽三口以上的唾沫”,再递进到“大碗大碗”“大匙大匙”的实际进食场景,将渴望转化为实际动作,增强描写的张力。

仿写练习
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、用现代语言仿写腊八粥的好吃

仿写二:写一个常见食品的美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