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段落深度仿写:彼得·梅尔写幽默生活(9)
终于有一天早晨,当听到田野间传来收音机的声音,我们知道大规模的樱桃采摘活动展开了。狗儿们先期跑到前面去进行调查,竖起毛发,发出给自己壮胆的恐吓之声。我跟上前去,以为一定会看到黝黑奇异的一大帮人,和他们能偷惯盗的孩子。他们的身体从腰部以上都被树叶遮住,我只看得到站在三角形木梯上、一双双各不相同的脚。忽然间,一张顶着草帽、棕色满月般的大脸,从一簇枝叶间探了出来。
“尝一口樱桃吧。”他伸过一只手,手指上捏着一串樱桃。原来是福斯坦。由于外籍工人要价太高,有的居然开价五法郎一公斤,他和安莉于是决定召集亲戚,自己亲自出马来采摘樱桃。
(264字,作者:彼得·梅尔,《普罗旺斯的一年》)
拆解成句
-
- 终于有一天早晨,当听到田野间传来收音机的声音,我们知道大规模的樱桃采摘活动展开了。
- 狗儿们先期跑到前面去进行调查,竖起毛发,发出给自己壮胆的恐吓之声。
- 我跟上前去,以为一定会看到黝黑奇异的一大帮人,和他们能偷惯盗的孩子。
- 他们的身体从腰部以上都被树叶遮住,我只看得到站在三角形木梯上、一双双各不相同的脚。
- 忽然间,一张顶着草帽、棕色满月般的大脸,从一簇枝叶间探了出来。
-
- “尝一口樱桃吧。”他伸过一只手,手指上捏着一串樱桃。
- 原来是福斯坦。
- 由于外籍工人要价太高,有的居然开价五法郎一公斤,他和安莉于是决定召集亲戚,自己亲自出马来采摘樱桃。
图解结构
仿写指导
这一段落选自英国著名散文作家彼得·梅尔的《普罗旺斯的一年》,他善于以幽默的方式写日常生活。如果你写这个日常劳作段落,你会如何写?这个段落将日常劳作写得较为好看,一个原因是它将劳作写成了“探险”。
- 运用悬念铺垫开场
开头不直接说明情况,而是通过”听到田野间传来收音机的声音”这样的细节暗示,让读者产生好奇心。
- 聚焦局部细节,推迟身份揭晓
只写“一双双脚”“三角木梯”,避免直接描写人物的上半身,使画面既真实又不完整。这种“只见局部、不见全貌”的描写手法让读者更期待“到底是谁”。
- 突然……
“忽然间,一张顶着草帽、棕色满月般的大脸,从一簇枝叶间探了出来。”这样的场景,是不是也经常出现在《哈利波特》里?
- “尝一口樱桃吧。”
一连串猜测与紧张之后,突然传来一句朴素、富有人情味的邀请:“尝一口樱桃吧。”这是“生活幽默后的小善意”,也是彼得·梅尔写作的灵魂之一:让人在笑完之后,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微小却真实的温暖联系。
- 提供合理的解释
“由于外籍工人要价太高,有的居然开价五法郎一公斤,他和安莉于是决定召集亲戚,自己亲自出马来采摘樱桃。”当我们写了一个意外的事情,我们要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,否则,作文的阅读者只能去自己“脑补”。
仿写练习
请尝试做两种仿写。
仿写一:用自己的话仿写福斯坦摘葡萄
仿写二:采用类似的写法,将在操场上的偶遇写成一个探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