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周鸿宇

“路”,一个深奥得令人捉摸不透的字眼。它也许是一个过程,一个不断选择又不断放弃的过程。万事万物,从小到大,都在路上,人也是。

听妈妈说,我小时候学走路,妈妈一直牵着我的手,让我蹬前踏后,全仰仗我亲爱的妈妈帮我掌控平衡。我“练习”了许久,早就想叫妈妈让我放手一搏了,在鼓足“勇气”后,我身子一扭、手一晃——我当时还只会用肢体来表达意愿。妈妈在一旁“苦苦相阻”,可我依然“不领情”,硬是要挣脱这束缚我的障碍物——妈妈的手。结果妈妈刚一松手,我就后脑着地,摔了个四脚朝天。我那时可能感到很疼,甚至有几分害怕,可是这是我咎由自取,我不能哭。在面对分岔路时,我勇敢地选择了尝试。

刚上小学一年级时,我不明白为什么看不清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什么。爸爸猜到我应该是近视了,要去配眼镜,我不愿意去,最终在老爸的震慑下屈服。眼镜店老板给我的眼睛做好检查,并配了一副眼镜。我犹豫不决,到底戴,还是不戴?班级里都没有人佩戴眼镜,我戴了就有些“另类”了;不戴,知识将在我模糊的世界里堆积。于是,我经历了一番心理斗争,权衡利弊,选择佩戴。在面对分岔路时,我学会了评判孰重孰轻。

上了高年级后,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。老师在课堂上提了一个问题,正当班里同学都在沉思时,我脑子里已经有算式了,可我信心不足,只能将原本举起的手收了回去,开始反复验证。有些同学已经跃跃欲试,准备“炫耀”一番。我依然畏畏缩缩,时而举手,时而放下。结果答题机会被抢了,答题的同学被老师大大表扬了一番,而我“苦不堪言”,只能暗下决心:下一次要勇敢。在面对分岔路时,我学会了相信自己!

即将小学毕业了,我也将面临许多的“路”。我深知,面对更多的“分岔路”时,我也将热情迎接自己的选择。